首页|基于肝微组织考察何首乌主要单体潜在肝毒性

基于肝微组织考察何首乌主要单体潜在肝毒性

扫码查看
该研究旨在建立大鼠原代肝微组织评价体系,并首次采用该体系评价何首乌中主要单体肝毒性作用.实验通过二步原位灌注法对大鼠原代肝实质细胞进行分离纯化,并利用肝实质细胞制备肝细胞微组织,最终采用超低吸附板及倒模法完成体外肝毒性评价体系的搭建.体系建立后,选取何首乌中主要单体成分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大黄酸、大黄素及大黄素型单蒽酮,进行体外肝毒性评价.结果 显示,大鼠肝原代细胞采用低吸附板法与模具灌注法可形成肝微组织,并具备较好的肝结构及功能,可用于待测药物长期给药后的肝毒性评价.应用该体系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何首乌中的5个待测单体均能明显影响大鼠原代肝微组织的增殖,并且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肝毒性作用大小依次为:大黄素型单蒽酮>大黄酸>大黄素>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实验结果进一步提示,大黄素型单蒽酮及大黄酸单体的原型可能为潜在的肝毒性成分,而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和大黄素甲醚的代谢产物更具毒性风险.该研究表明,大鼠原代肝细胞微组织模型体系可实现体外细胞长期给药,与长期服用何首乌后导致肝损伤的临床特点相符合,同时实验结果为何首乌的临床应用及毒性成分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Study on potential hepatotoxicity of main monomers of Polygonum multiflorum based on liver micro-tissue

汪祺、张茜蕙、文海若、郭浩翔、张乐帅、马双成

展开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放射医学与辐射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苏州215123

大鼠原代肝细胞 肝微组织 何首乌 肝毒性 蒽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

81503347817738742018ZX09735-006

2020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0.45(12)
  • 14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