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黄芪-莪术药对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及肿瘤干细胞化抑制结肠癌进展并增强5-FU疗效的机制研究

黄芪-莪术药对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及肿瘤干细胞化抑制结肠癌进展并增强5-FU疗效的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该研究基于动物和细胞模型研究黄芪-莪术药对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及肿瘤干细胞化抑制结肠癌进展并增强5-氟尿嘧啶(5-FU)疗效的机制。建立裸鼠HCT116皮下移植瘤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裸鼠随机分为模型组、5-FU组、黄芪-莪术组和联合给药组,治疗后每2 d测量1次肿瘤体积,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裸鼠HCT116皮下移植瘤组织缺氧核心区关键靶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二氢嘧啶脱氢酶(dihydropyrimidine dehydrogenase,DPYD)、胸苷酸合酶(thymidylate synthase,TYMS)以及缺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缺氧诱导因子-2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2α,HIF-2α)和肿瘤干细胞标志物 CD133、SRY 盒转录因子 2(SRY-box transcription factor 2,SOX2)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表明黄芪-莪术药对能减缓肿瘤生长速度,并显著提高5-FU的抑瘤率。黄芪-莪术药对明显降低肿瘤中EGFR和DPYD的蛋白表达,联合给药组中EGFR和TYMS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与模型组相比,黄芪-莪术药对可以显著抑制移植瘤组织缺氧核心区中HIF-1α、HIF-2α、SOX2、CD133的蛋白表达,与5-FU组相比,联合给药进一步抑制了HIF-1α、HIF-2α、SOX2的蛋白表达。在体外实验中,缺氧后HCT116细胞内HIF-1α、HIF-2α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与单独给予5-FU(1。38 μmol·L-1)相比,单独使用黄芪-莪术(40 mg·mL-1)或5-FU联合黄芪-莪术均能更显著地抑制HIF-1α、HIF-2α、TYMS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黄芪-莪术药对降低了结肠癌细胞中缺氧应答分子的表达,并减少了结肠癌的干细胞性质,从而起到了协同增强5-FU对结肠癌的治疗作用。

陶靖、孙瑞倩、顾茹辛、孙程、尹刚、张硕、唐德才、谭喜莹

展开 >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学部,江苏南京 210029

中国药科大学,江苏南京 210009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3

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江苏南京 210008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通中医院,江苏南通 226007

展开 >

黄芪-莪术 药对 缺氧诱导因子 肿瘤干细胞 结肠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

820039618210440882074035YB201921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4.49(4)
陶靖,孙瑞倩,顾茹辛,等.黄芪-莪术药对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及肿瘤干细胞化抑制结肠癌进展并增强5-FU疗效的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4,49(4):1044-1051.DOI:10.19540/j.cnki.cjcmm.20231013.704.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