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

扫码查看
依据感咳颗粒在大鼠体内的入血成分研究基础,结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动物实验验证探究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潜在作用机制。将感咳颗粒的大鼠入血成分导入SwissTargetPrediction平台预测药物靶点,从疾病数据库收集ALI相关靶点,取交集并构建蛋白-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随后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根据其拓扑参数筛选感咳颗粒干预疾病的核心成分。借助分子对接预测核心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ALI小鼠模型验证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关键靶点。PPI拓扑参数分析得到与ALI有关的STAT3、SRC、HSP90AA1、MAPK3、HRAS、MAPK1前6个关键靶点。GO功能分析可知主要与ERK1和ERK2级联、炎症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有关;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通路显示为MAPK、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NET)形成等。根据"入血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拓扑参数分析筛选出前6个核心成分(五味子酯乙、五味子醇甲、五味子醇乙、哈巴俄苷、异鸢尾黄素、颈花胺)。分子对接结果显示6个核心成分和该颗粒含量最高的射干苷与MAPK3、SRC、MAPK1、STAT3关键靶点具有较高的亲和力。体内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感咳颗粒能有效缓解LPS诱导的小鼠肺组织病理损伤,抑制炎性浸润,降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总蛋白含量、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与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水平,以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 γ(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及趋化因子(C-X-C 基序)配体 1[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CXCL1]含量,显著下调肺组织中淋巴细胞抗原 6G(lymphocyte antigen 6G,Ly6G)、瓜氨酸化组蛋白 3(citrullinated histones 3,Cit-H3)表达水平及 SRC、ERK1/2、STAT3磷酸化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感咳颗粒可有效抑制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炎症反应,保护肺组织,调节炎性因子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浸润及NET形成,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RC/ERK1/2/STAT3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梁桓、李香妤、张雄伟、包懿文、丁美灵、袁强华、何成诗、曾南

展开 >

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 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四川成都 611137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成都 610075

感咳颗粒 急性肺损伤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炎症反应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SRC/ERK1/2/STAT3

四川省中医药局中医药重大科技项目

2021XYCZ005

2024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4.49(8)
梁桓,李香妤,张雄伟,等.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感咳颗粒干预急性肺损伤的作用机制[J].中国中药杂志,2024,49(8):2197-2209.DOI:10.19540/j.cnki.cjcmm.20240115.706.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