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肠吸收机制研究

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肠吸收机制研究

扫码查看
该实验采用微沉淀法制备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micro-precipitation self-assembled nanoparticles,MP-SAN),以平均粒径和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评价指标进行工艺优化,并对最终工艺的粒径、PDI、Zeta电位和微观结构进行表征。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试验考察MP-SAN中去氢双松柏醇(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DA)和波棱甲素(herpetrione,Her)的肠吸收机制。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参数为搅拌转速 800 r·min-1,搅拌时间5 min,旋蒸温度40℃。所制得的MP-SAN呈现类球状结构且形态均匀,其平均粒径为(267。63±13。27)nm、PDI为 0。062 0±0。043 9、Zeta电位为(-46。18±3。66)mV。DA在回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显著高于空肠段(P<0。05),而Her在回肠段和空肠段的吸收无显著差异。当药物浓度升高时,DA和Her的肠吸收参数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浓度组MP-SAN中DA的Ka 和Papp 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1)。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的加入并未显著影响DA和Her的肠吸收。而加入吲哚美辛后,MP-SAN中DA和Her的吸收均显著增加(P<0。05),表明DA和Her可能是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2 的底物。

朱煜文、邓翔、陈莉、申宝德、薛玉叶、杭凌宇、袁海龙

展开 >

江西中医药大学 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西 南昌 330004

空军军医大学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药学部,北京 100142

波棱瓜子 肠吸收 自组装 纳米粒 单向肠灌流 汤剂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217407481873092

2024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4.49(12)
朱煜文,邓翔,陈莉,等.波棱瓜子自组装纳米粒的制备及其肠吸收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4,49(12):3212-3219.DOI:10.19540/j.cnki.cjcmm.20240304.302.
  •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