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三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三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探讨

扫码查看
利用UPLC-Q-TOF-MS技术分析三妙丸化学成分,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研究三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利用UPLC-Q-TOF-MS技术检测三妙丸所含化学成分,结合DisGeNET、SwissTargetPrediction等数据库筛选类风湿关节炎与三妙丸化学成分的交集靶点,构建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将关键靶点导入MATESCAPE平台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注释,结合成分、靶点和通路,利用Cytoscape 3。8 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三妙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及通路。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三妙丸中小檗碱、苍术内酯-Ⅰ、苍术内酯-Ⅱ、人参皂苷Ro、三七皂苷R1 的含量。建立大鼠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induced arthritis,CIA)模型,进行行为学实验,HE检测SMP对大鼠滑膜病理形态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磷脂酰肌醇 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通路的变化。结果鉴定出三妙丸化学成分共 126 个。化学成分与疾病共有交集靶点 332 个,根据PPI网络结果筛选排名前十的为核心靶点,其中包括AKT1、肿瘤坏死因子(TNF)等,KEGG富集结果显示主要涉及PI3K/AKT样受体通路等 20 条典型通路。5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SD≤2%。动物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三妙丸有效改善CIA大鼠滑膜异常增生,降低滑膜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综上所述,三妙丸可能通过调控PI3K/AKT通路,缓解RA病情。

夏仕林、未怡、江小慢、许静、李雅、祝宇龙、王言、邓然、吴虹

展开 >

安徽中医药大学 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西医结合学院,安徽 合肥 230012

安徽省中药复方重点实验室,安徽 合肥 230012

UPLC-Q-TOF-MS 三妙丸 网络药理学 类风湿关节炎 PI3K/AKT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重大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8237411781874360814734002022AH0504532308085QH3002022AH050520

2024

参考文献引证文献相关文献
同作者其他文献同项目成果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药学会

中国中药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718
ISSN:1001-5302
年,卷(期):2024.49(19)
夏仕林,未怡,江小慢,等.三妙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24,49(19):5204-5217.DOI:10.19540/j.cnki.cjcmm.20240716.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