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膝的早期疗效分析

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外翻膝的早期疗效分析

Early curative effects of robot-assisted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for valgus knee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机器人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外翻膝的早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12月期间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骨科采用TKA治疗的40例外翻膝患者资料.根据术中是否应用机器人辅助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男4例,女11例;年龄(65.5±6.2)岁;病程为42(36,54)个月;采用机器人辅助TKA治疗.对照组25例,男8例,女17例;年龄(65.8±7.5)岁;病程为42(36,60)个月;采用传统TK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量、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髋-膝-踝角(HKA)、股骨远端外侧角(LDFA)及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等.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48.0±21.2)min,显著长于对照组患者[(115.2±7.1)min];血红蛋白下降量为(11.8±1.1)g/L,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18.1±1.8)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分别获13(13,14)、13(13,14)个月随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KSS膝评分为(86.1±4.6)分、KSS功能评分为(86.9±3.1)分、膝关节活动度为115.7°±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82.2±3.5)分、(82.8±0.9)分、108.2°±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患者双下肢全长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下沉等并发症发生.术后12个月观察组患者的HKA(178.5°±1.2°)、LDFA(89.1°±0.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176.6°±1.5°、88.2°±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MPT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计算机辅助TKA治疗外翻膝能够矫正关节畸形,精准截骨,实现下肢功能对线,较传统TKA能够获得更好的早期治疗效果.

Arthroplasty,replacement,kneeRoboticsOsteoarthritisValgus deformityTreatment outcomes

浦路桥、徐永清、齐保闯、卜鹏飞、唐志方、蒙旭晗、史冲、浦绍全、李川

展开 >

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骨科,昆明 650032

关节成形术,置换,膝 机器人 骨关节炎 外翻畸形 治疗结果

云南省科技人才与平台计划项目云南省骨科与运动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Clinical Medical Research Center for Orthopedics and Sports Rehabilitation in Yunnan Province

202105AD160027202105AD160027202102AA310068

2023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79
ISSN:1671-7600
年,卷(期):2023.25(6)
  •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