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dictive value of preoperative platelet-albumin score for postoperative prognosis of cirrhot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atients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国家科技期刊平台
NETL
NSTL
维普
万方数据
目的 探讨术前血小板-白蛋白(PAL)评分对肝硬化肝细胞癌(肝癌)患者术后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71例肝硬化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45例,女26例;年龄24~78岁,中位年龄50岁.患者均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根据PAL评分患者分为PAL Ⅰ组(101例)和PAL Ⅱ-Ⅲ组(70例).两组术前PAL评分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肝切除术后肝衰竭(PHLF)发生率、围手术期死亡率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ROC曲线分析PAL评分对PHLF、围手术期死亡的预测价值.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 PAL Ⅰ组术前PAL评分为(-4.07±0.20)分,明显低于PALⅡ-Ⅲ组的(-3.45±0.31)分(t=-15.589,P<0.05)o PAL Ⅰ、Ⅱ、Ⅲ级患者发生PHLF分别为9、15、7例,围手术期死亡相应为1、5、2例.PALⅡ-Ⅲ组PHLF发生率为31%(22/70),明显高于PAL Ⅰ组的9%(9/101)(x2=14.125,P<0.05);围手术期死亡率为10%(7/70),亦明显高于PAL Ⅰ组的1%(1/101)(x2=5.641,P<0.05);随着PAL等级越高,发生PHLF的风险越大,围手术期死亡率也越高(x2=23.246,9.485;P<0.05).PAL评分预测PHLF和围手术期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2、0.768,Child-Pugh分级预测相应为0.617、0.645,两个模型预测PHLF和围手术期死亡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80,1.235;P>0.05).PAL Ⅰ组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6%、55.6%、34.6%,PAL Ⅱ-Ⅲ组相应为 75.2%、40.5%、27.7%,PAL I 组术后总体生存优于 PAL Ⅱ-Ⅲ 组(x2=5.698,P<0.05).结论 PAL评分对肝硬化肝癌患者术后肝衰竭、围手术期死亡及远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具有与Child-Pugh分级系统相当的效能.
Platelet-albumin scoreCarcinoma,hepatocellularHepatitis BLiver cirrhosisLiver failureProgno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