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众自救互救技术社会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公众自救互救技术社会实践课程的设计与教学实践

扫码查看
目的 设计公众自救互救技术社会实践课程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 通过德尔菲法确定社会实践类专业选修课公众自救互救技术的教学大纲:课程1.5学分;总学时为27学时,其中,校内实验课3次共6学时,校外实践课5次共21学时;教学内容为自救互救意识、心肺复苏术、海姆立克急救法、车祸现场急救演练、家庭常见急症、意外伤害自救互救、止血包扎固定技术.44名三年级护理本科生选修了该课程,通过考核成绩和在线评教结果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结果 学生总评成绩为(90.25±1.49)分,其中,理论考试成绩为(92.43±2.53)分,操作考核成绩为(90.35±3.87)分,试讲考核成绩为(88.76±2.37)分,社会实践报告成绩为(90.16±1.87)分,急救情景剧比赛成绩为(88.43±1.53)分;教务系统在线评教得分为98.69分.结论 社会实践课程公众自救互救技术能够提高学生急救知识与水平、急救培训能力,增强其施救意愿,强化其对公众自救互救技术宣传普及意识,学生对教学评价较高.
Design and teaching practice of social practice course of Public Self-rescue and Mutual Rescue Technology

何林炎、杨帆、韦艳春、胡萍、潘闯、蒋维连

展开 >

541010桂林市 桂林医学院护理学院

课程 教育,护理,学士 急救 社会实践课程

桂林医学院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

JG202028

2023

中华护理教育
中华护理学会

中华护理教育

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372
ISSN:1672-9234
年,卷(期):2023.20(3)
  •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