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时期,大量西方科技知识通过翻译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产生冲击,促进了现代学科知识体系的建立。本文通过梳理铁路知识术语译介及其演变轨迹,考察了铁路知识在近代中国的地方化历程。研究发现,铁路知识在中国近代的建构经历了引入、普及和应用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和中国知识分子对铁路概念术语的译介是国民认识铁路的开端;洋务运动时期国内期刊对铁路知识的译介促进了铁路知识体系在中国的建立和普及;清末民初对术语译词的统一与规范则推进了铁路知识在更广范围内的应用,加速了铁路知识在中国的地方性生成。这些发现有助于认识翻译的知识功能,揭示翻译在人类知识形成历史中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