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亚硝胺类遗传毒性杂质的监管策略及思考

亚硝胺类遗传毒性杂质的监管策略及思考

扫码查看
如何对药品中存在致癌风险的亚硝胺类杂质进行控制,已成为企业和监管部门关注的热点.本文对亚硝胺类杂质的常见类型、来源、致癌性作用特点进行梳理,并结合EMA、FDA、ICH及我国相关遗传毒性杂质控制指导原则,对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和监管工作提出建议.尽管国外已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药品中亚硝胺类杂质的含量限定的指南性文件,但众多亚硝胺类杂质的毒性剂量、人体暴露量尚不明确,且药物合成工艺存在差异,我国无法完全照搬欧美等国的监管方法.当前应深入研究亚硝胺类杂质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从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监管限度值和药品中亚硝胺杂质监管策略;此外,本文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讨论如何根据已有指导原则,确定在已知毒理学数据、毒理学数据不足和短期使用药物不同情况下亚硝胺类杂质的监管限度.本文将为药物生产和杂质评价与研究和监管领域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Regulatory Strategies and Reflections on Genotoxic Impurities of Nitrosamines

叶倩、耿兴超、张河战、王雪、文海若

展开 >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0009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药物安全评价监测中心,药物非临床安全评价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76

亚硝胺类 杂质 遗传毒性 关注队列 药品监管

2018ZX09201017-0012019X4

2021

中国药事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事

CSTPCD
影响因子:0.844
ISSN:1002-7777
年,卷(期):2021.35(2)
  • 9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