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国家集采药品工作实践与成效分析

基于信息化手段的国家集采药品工作实践与成效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探索通过信息化手段,保障“4+7”带量采购药品约定用量的有效落实,引导医师、患者优先选择集采药品,为集采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方法:利用信息化管理理念与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从医院信息系统中收集2020年1-9月及2019年同期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使用情况,对比分析政策执行前后的药品销售金额、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及药占比等相关数据指标,评价实践效果.结果:自搭建监测体系后,截至2020年9月,第一批集采药品(共计20种),已完成约定用量的149.42%,其中有18个品种已超额完成约定用量;对通用名相同的集采药品及非中选药品同期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药品总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资金支出药费、医保次均药费均有大幅下降;医院整体药占比由29.15%降至23.53%.结论:医院基于信息化手段搭建集采药品监测体系,为其用量得以顺利落实提供了支持.
On the Practice and Effects of Centralized Drug Purchase Based on Informatization

李旭东、李忻、于倩、关丽英

展开 >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长春130033

信息化 集采药品监测体系 约定用量顺利落实

2019科技字1871号

2021

中国药事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事

CSTPCD
影响因子:0.844
ISSN:1002-7777
年,卷(期):2021.35(2)
  • 12
  •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