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3D打印骨科钛合金医疗器械的性能研究进展

3D打印骨科钛合金医疗器械的性能研究进展

扫码查看
在骨缺损治疗中通常使用生物相容性和机械性能较好的钛合金骨科医疗器械进行替换,但是传统的加工制造工艺不能满足对复杂外形医疗器械的加工要求.近年来流行的3D打印技术具有传统材料制造技术不具有的优点,其性能优良的生物医用材料结合先进的材料制造技术,在骨科医疗器械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计算机软件的帮助下,可以按照患者的需求制造特殊外形和结构的骨科医疗器械,从而实现个性化医疗.近几年出现了很多3D打印的骨科植入物,都表现出了优良的生物学性能.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钛合金材料在力学性能上不能很好地匹配人骨,产生"应力屏蔽"现象,研究者们通过3D打印制造多孔结构的钛合金来降低钛合金人体植入物的弹性模量,也有研究者通过3D打印制造低模量的新型β型钛合金,这两种途径都有效地减小了应力屏蔽现象.此外,3D打印制造的钛合金零件往往会产生空隙和未熔化的粉末缺陷,从而导致表面光滑度下降和金属离子过度析出,影响骨科植入物的生物安全性.研究者们通过对3D打印钛合金骨科植入物进行表面处理,提高了生物安全性.通过创新三维结构和改进钛合金材料的成分使骨科钛合金医疗器械的力学性能得到了较好的优化,通过一些表面处理技术提高了 3D打印钛合金骨科医疗器械的表面质量,进一步提高了其生物安全性和有效性.因此近年来出现了很多临床上使用3D打印钛合金骨科医疗器械修复骨缺损的案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未来,3D打印技术将成为定制化骨科医疗器械的主流制造方法,会有更多的3D打印新工艺和新材料出现.本文主要就3D打印骨科钛合金医疗器械产品的研究进展做出简要评述.
Research Progress of 3D-printed Orthopedic Titanium Alloy Medical Devices

郭佳乐、许建霞、刘斌、付步芳、李岩

展开 >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北京10005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191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北京100081

3D打印 骨科 钛合金 医疗器械 生物学性能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

2018YFC 1106700

2021

中国药事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事

CSTPCD
影响因子:0.844
ISSN:1002-7777
年,卷(期):2021.35(4)
  •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