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ADR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ADR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扫码查看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在昆明市医疗机构中使用的安全性,探索其发生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影响因素,以及因素之间的相关性,构建其发生ADR的预测模型,为本品在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提取2015年1月-2020年6月期间,昆明市ADR报告监测数据库中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ADR报告242份作为观察组,同期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未发生ADR的250份病例作为对照组,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生ADR的相关因素,根据结果拟合构建发生ADR的预测模型;由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统计学计算结果显示,年龄与原患疾病的例次呈正相关关系(Kendall's tau-b=0.490,P<0.01);用药时间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关系(r=-0.244,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肝肾功能损伤患者、用药时间在(11~15)d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发生ADR的相关因素,其预测模型为Logit(P)=1.642+1.543×老年人+1.356×肝肾功能损伤+1.835×用药天数(11~1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预测模型的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73.7%.结论:老年人、肝肾功能损伤、用药时间是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发生ADR的相关因素.
Model Construction of the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of Cefoperazone Sodium and Tazobactam Sodium

刘幸、刘向芳、陈洁、陈永刚、孙辉、杨敏、刘媛

展开 >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学部,昆明650041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药品不良反应 预测模型

2020-16-01-0012021-16-01-00102020-SW[后备]-60

2021

中国药事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中国药事

CSTPCD
影响因子:0.844
ISSN:1002-7777
年,卷(期):2021.35(7)
  • 1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