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认知及吞咽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对轻度认知障碍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认知及吞咽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Theta burst stimulation can relieve dysphagia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前额叶间歇性θ短阵脉冲刺激(iTBS)对轻度认知障碍(MCI)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认知及吞咽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神经机制.方法 选取MCI合并吞咽障碍患者2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1例),治疗组1例因个人原因退出,最终入组16例.治疗组给予右侧前额叶背外侧(DLPFC)iTBS刺激,频率50 Hz,刺激强度为右侧拇短展肌静息运动阈值(MT)的80%,对照组给予假刺激,共干预2周.治疗前、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连线测试(TMT)、数字广度测试(DST)及Stroop色词测试(SCWT)评估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对2组患者行视频透视吞咽检查(VFSS)检查,记录口腔传送时间(OTT)、舌骨向前位移(HAD)及舌骨向上位移(HSD)等数据.行静息态fMRI检查,对局部脑指标低频振幅(ALFF)、局部一致性(ReHo)以及功能连接(FC)进行计算.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认知及吞咽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MoCA评分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MoCA评分[(24.08±4.82)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10 ml食物测试的OTT均缩短(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10 ml食物测试的OTT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静息态fMRI分析发现,治疗组患者经iTBS治疗后多个脑区局部兴奋指标及功能连接改变,右侧前楔叶ALFF和ReHo增加,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眶部、左侧扣带中回ReHo减低,右侧DLPFC同双侧楔叶、右侧扣带中回FC增加.结论 iTBS刺激右侧DLPFC可以改善MCI合并吞咽障碍患者的整体认知功能和口腔期吞咽功能.脑网络功能重组可能是iTBS改善MCI合并吞咽障碍患者认知及吞咽功能的神经机制之一.

王杰、杨诚、卫小梅、张梦清、窦祖林

展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630

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深圳 518101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 510120

轻度认知障碍 吞咽障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间歇性爆发式脉冲刺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81672256819721592020A1515010881

2021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2
ISSN:0254-1424
年,卷(期):2021.43(12)
  • 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