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综合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在虚拟现实环境中佩戴角度传感器,做肩关节特定屈曲角度(30°、60°、90°)训练,每周5 d,共6周。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关节屈曲角度虚拟任务时的实际肩前屈角度,采用上肢Fugl-Meyer评分法(FMA-UE)和改良Ashworth量表(MAS)对2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肱二头肌痉挛情况进行评定。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完成不同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FMA-UE评分、M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完成30°、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均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60°、90°肩前屈角度任务下的实际肩前屈角度更接近于任务角度(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FMA-UE评分[(38.26±12.66)分]较高、MAS评分[(0.76±0.71)分]较低(P<0.05)。 结论 基于虚拟现实的肩前屈特定角度训练,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曲60°、90°时的肩部控制能力,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抑制肱二头肌肌张力。

李辉、劳方金、顾旭东、傅建明、李岩、陆晶晶、凌琛

展开 >

浙江省嘉兴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嘉兴 314000

脑卒中 偏瘫 虚拟现实 上肢功能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面上项目

2020KY956

2023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2
ISSN:0254-1424
年,卷(期):2023.45(2)
  •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