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观察

扫码查看
目的 观察"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治疗颈性眩晕(CV)患者的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4例CV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57例。2组患者均给予超短波、中药封包等常规干预,同时采用"阿是"法取穴针刺颈夹脊穴;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渐进抗阻训练。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眩晕残障量表(DHI)、Berg平衡量表(BBS)、颈肌耐力测试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 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DHI、BBS评分及颈肌耐力测试结果、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并且观察组DHI评分[(21.64±2.21)分]、BBS评分[(54.75±4.85)分]、颈肌耐力测试时长[颈屈肌为(79.68±6.50)s、颈伸肌为(115.61±8.37)s]及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左椎动脉为(35.63±6.19)cm/s、右椎动脉为(36.62±6.43)cm/s、基底动脉为(48.34±7.62)cm/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 结论 针刺颈夹脊穴联合渐进抗阻训练能显著减轻CV患者眩晕症状,增强颈肌耐力及平衡功能,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佩春、罗南、李欣健、郭志鹏、刘辉、张婷婷、易浩

展开 >

山东省潍坊市中医院康复科,潍坊 261000

颈性眩晕 "阿是"法取穴 针刺疗法 渐进抗阻训练

2023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2
ISSN:0254-1424
年,卷(期):2023.45(4)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