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功能的纵向追踪研究

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功能的纵向追踪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 分析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吸吮功能异常的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 选取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早产儿202例,动态评估早产儿住院期间的吸吮功能,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其吸吮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2例早产儿生后24 h内、经口喂养前、经口喂养1周后、经口喂养2周后和出院前,吸吮功能正常率分别为64.36%、66.83%、72.77%、76.73%和84.16%,吸吮紊乱率分别为32.18%、30.20%、25.74%、22.77%、15.34%,吸吮障碍率分别为3.46%、2.97%、1.49%、0.50%和0.50%。经多因素分析发现,使用保胎药、分娩方式、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留置胃管为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早产儿吸吮异常风险因素,P<0.05。 结论 早产儿住院期间吸吮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较高,有必要在生后早期评估早产儿的吸吮功能,并重点关注未使用保胎药、顺产、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头围、无留置胃管的早产儿。

邵梦烨、秦秀群、林叶青、罗培培、陈湘威、张利峰、阮仕衡

展开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广州 510630

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州 510080

早产儿 吸吮功能 顺产 胎龄 纵向追踪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护理科研基金

A20210782020HL01

2024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中华医学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CSTP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642
ISSN:0254-1424
年,卷(期):2024.46(1)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