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南充市2014-2022年的蚊密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南充市人居及周边环境成蚊密度、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趋势,为有效评估蚊媒传播疾病发病风险,控制蚊虫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收集南充市 2014-2022年4-11月成蚊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不同月份捕获的雌蚊构成比进行x2检验,对蚊密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 2014-2022年南充市蚊种构成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比为44.74%,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不同月份蚊种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x2值分别为14 551.26、20 874.18、1 763.39,P<0.05);不同蚊种不同年度、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密度变化和季节消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3、8.70、3.45,P<0.05),2014-2022年蚊密度呈波浪变化,蚊密度以牲畜棚蚊密度最高,达96.01只/(灯·夜),4-11月中各监测点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曲线,7-9月蚊密度最高.结论 2014-2022年南充市蚊虫仍然广泛分布,淡色(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农村蚊密度明显高于城市,特别是牲畜棚是蚊虫最主要的孳生地,是蚊虫防控重点区域,每年夏秋季节是蚊虫活动高峰期,是蚊虫防控重点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