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09-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蟑螂种群密度及抗药性分析

2009-2019年上海市崇明区蟑螂种群密度及抗药性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上海市崇明区蟑螂种群密度消长规律,以及主要优势种德国小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变化趋势,为蟑螂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粘捕法调查蟑螂密度,用药膜法进行抗药性测定.结果 崇明区蟑螂种群主要为德国小蠊和黑胸大蠊,其中德国小蠊占捕获总数的85.15%,为优势种.2009-2019年年均密度基本呈现逐年下降趋势;2009-2019年优势种德国小蠊平均密度为0.04只/张,平均侵害率为2.41%,消长曲线呈现单峰型,高峰期在7月.2010年、2014年、2017年、2019年监测到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8.88、2.84、2.49、2.15倍;对溴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23.48、4.06、4.65、4.34倍;对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70、1.27、1.77、1.68倍;2014年、2017年、2019年对乙酰甲胺磷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81、1.67、1.76倍.结论 崇明区蟑螂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高峰期在7月;德国小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有不同程度的抗性.
Density and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cockroaches in Chongming District of Shanghai from 2009 to 2019

张文革、刘洪霞、王力

展开 >

上海市崇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2150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200336

蟑螂 密度 抗药性

上海市第五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重点学科项目

GWV-10.1-XK13

202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影响因子:0.566
ISSN:1671-2781
年,卷(期):2021.27(3)
  • 2
  •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