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16年安徽南部洪灾后重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

2016年安徽南部洪灾后重要病媒生物应急监测

扫码查看
目的 了解安徽南部洪灾后重要病媒生物的种类、密度、分布及消长规律.方法 分别采用夹夜法、诱蚊灯法和笼诱法开展鼠、蚊和蝇类监测.结果 共布放2 152只次鼠夹,有效夹2 042只,捕获鼠类34只,捕获率为1.67%;鼠类捕获率与日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6,P<0.01).洪灾区钩体病月病例数与鼠密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5,P<0.01),出血热月病例数与媒介黑线姬鼠密度间也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972,P<0.05).布放诱蚊灯60盏次,捕获雌性成蚊3 084只,属于蚊科3属7种,蚊密度为51.4只/(灯·夜),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灾区蚊密度与日均气温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996,P<0.01).共布放诱蝇笼57只,捕获成蝇224只,属于6科12属14种,蝇密度为18.67只/笼,优势种为家蝇等.结论 洪灾后卫生防疫的重点为鼠、蚊、蝇类防治.
Emergency surveillance of important vectors after floods in southern Anhui Province in 2016

侯银续、刘永孝、张家林、王志强、马李、李飞、撒楠、王华东、黄发源

展开 >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 合肥 230601

洪涝灾害 鼠类 蚊类 蝇类 应急监测

2017年省卫计委科研计划项目:

2017jk008

2021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南京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STPCD
影响因子:0.566
ISSN:1671-2781
年,卷(期):2021.27(5)
  • 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