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运动性猝死机制研究进展

运动性猝死机制研究进展

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exercise-induced sudden death during consensual sex

扫码查看
猝死是指非预判有健康问题或病情稳定者,在疾病发作、恶化、功能障碍过程中发生的突然死亡。世界卫生组织对猝死的定义是,平时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1]。公元前492年,古希腊军人菲力比斯为了传递战争胜利的消息,从马拉松跑向雅典,宣布获胜的消息后,突然摔倒身亡,这是人类世界上第一个有书面记录的运动性猝死的事件[2]。近代,运动性猝死首先在体育界、医学界、公共卫生及社会领域受到重视。在1995年,前苏联的双人滑冰选手戈林科夫在练习中突然跌倒在地,之后一直不能站起来[3]。1998年,美国女排"旗帜",主攻手海曼在赛场上意外猝死,年仅31岁[3]。此外,美国短跑运动员格丽菲斯·乔伊纳和伦敦奥运会"蛙王"奥恩也在比赛中意外去世[4]。2019年中国台湾艺人高以翔在录制节目时突发倒地,最后惋惜离世,年仅35岁,确诊为心源性猝死[5]。接二连三的运动员或其他人员在运动中猝死震惊了国际体坛,也引起大众极大关注。这些世界级的、著名的、健康的运动员发生运动性猝死,让人们对这一问题产生了许多思考,并进行相应的研究。

谷向民、何霭、何忠杰、刘庆阳、高海东、张维涛、李志辉、黄立锋

展开 >

300450 天津,天津市滨海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00080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专业

100037 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100028 北京,国家应急医学研究中心白金十分钟工作室

717500 陕西延安,志丹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716000 陕西延安,延安市人民医院急诊科

100015 北京,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

100020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重症医学科

展开 >

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卫生与健康科技成果和适宜技术推广项目

TG-2017-04

2023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ISSN:
年,卷(期):2023.9(2)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