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青少年患者发生院外心搏骤停救治成功1例

青少年患者发生院外心搏骤停救治成功1例

Successful treatment for sudden cardiac arrest outside of hospital in a young patient

扫码查看
院外心搏骤停(out-of-hospital cardiac arrest,OHCA)是一个重要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每10万人中有55人发生OHCA[1]。然而陈玉国教授团队最新的研究表明[2],中国每年有103万人发生OHCA,位居世界第一。由于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医疗水平存在差异,导致不同区域的生存率差异较大[3]。欧美发达国家的生存率为7%~10%,2013年至2017年进行的一项OHCA研究结果表明[4,5],在北京,OHCA患者的生存率和神经良好生存率在5年内没有显著增加,仅为1.3%。虽然影响OHCA患者生存率的混杂因素较多。但是,影响OHCA患者生存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事件因素和治疗因素。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第一次更新了院外生存链,主要包括6个环节:识别心搏骤停启动紧急反应系统、早期心肺复苏(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快速除颤、有效的高级生命支持、心搏骤停综合治疗、复苏后康复治疗和施救者心理干预[6]。心搏骤停复苏的研究证实[7],生存链中最早和最重要的环节——识别心搏骤停、开始CPR和早期除颤对OHCA患者CPR后自主循环(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的恢复和良好的神经功能恢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关于OHCA患者的生存研究其主要关注在院内的先进的设备和药物治疗,很少有关于院前救治和基础生命支持的有关问题研究[7,8]。然而,近年来随着院前急救学科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基础生命支持认识的重要性加强。笔者介绍宜兴市急救中心院前救治的1例青少年患者发生OHCA时的症状及院前救治经过,同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复习。

邵俊、何利琴、佘晧、章楠、王骊

展开 >

214200 江苏宜兴,江苏省宜兴市急救中心

214200 江苏宜兴,江苏省宜兴市中医医院

2021年度宜兴市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陶都之光"科技攻关计划(社会发展类)

2021SF12

2023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中华卫生应急电子杂志

ISSN:
年,卷(期):2023.9(2)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