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1961-2017年黑龙江大-暴雪天气形势诊断及其变化特征

1961-2017年黑龙江大-暴雪天气形势诊断及其变化特征

扫码查看
基于1961-2017 年黑龙江省63 个气象站逐日平均气温、降水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利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变异系数分析、方差分析及相关系数分析,对黑龙江省大-暴雪天气形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黑龙江大-暴雪降雪量和降雪日数平均值分别以8.95 mm/10 a和0.90 d/10 a的速率显著增加,二者在1987 年气温突变年前后均存在显著差异,在空间变化上也均呈现出一致性,表现为东北部和西南部呈显著增加趋势,南部和北部增加趋势不明显;在年代际空间变化上均呈现出一致性,20 世纪60 年代,黑龙江大-暴雪降雪量和降雪日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70 年代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南部局部地区,80 年代以后范围逐渐向西部、西北部扩大.影响黑龙江大-暴雪天气的地面环流系统主要分为 9 个类型,按其频率出现的大小分别为:蒙古气旋型、日本海低压型、贝加尔湖低压型、低压发展型、倒槽型、低槽型、江淮气旋型、黄河气旋型和其他类型,其中20 世纪60 年代至21 世纪初,日本海低压型和贝加尔湖低压型发生次数显著增加;各天气类型间的降雪日数和降雪区空间分布存在差异,每种类型降雪日数的空间分布与其降雪区基本一致,其中蒙古气旋型和贝加尔湖低压型这两个天气系统主要影响的降雪区域基本是大-暴雪显著增加的区域.
Diagnosis and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Snowstorm in Heilongjiang from 1961 to 2017

surface circulation situationheavy snowstormmeteorological disaster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Heilongjiang

杨艺萍、张丽娟、王承伟

展开 >

哈尔滨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黑龙江省气象台,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地面环流形势 大-暴雪 气象灾害 变化特征 黑龙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42271136ZD2020D002

2023

灾害学
陕西省地震局

灾害学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548
ISSN:1000-811X
年,卷(期):2023.38(4)
  • 1
  •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