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长期应用尼古丁对恶唑酮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长期应用尼古丁对恶唑酮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模型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Effect of long-term nicotine on oxazolone-induced murine colitis model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分析和探讨长期应用尼古丁对恶唑酮(OXZ)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的影响以及肠黏膜和脾细胞生成细胞因子的类型.方法采用BALB/c小鼠,经直肠注入OXZ制成炎症性肠病(IBD)模型;皮下注射尼古丁0.5 mg@kg.@d,连续3周.将小鼠处死后,取出大肠及脾脏.病理组织学观察大肠黏膜改变.采用ELISA法测定大肠黏膜及脾细胞产生的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FACScan)分析脾细胞内细胞因子IFN-γ和IL-4的表达.结果尼古丁组的病理组织学计分显著低于OXZ组(19.8比23.7,P<0.02).与对照组比较,OXZ组大肠黏膜[(185±47)pg/g比(94±14)pg/g]和脾细胞生成的IL-4明显高于对照组[(59±12)pg/ml比(10±1)pg/ml];与OXZ组比较,尼古丁组IL-4生成量更趋降低[肠黏膜:(157±38)pg/g比(185±47)pg/g,P<0.05;脾细胞:(50±13)pg/ml比(59±12)pg/ml,P<0.05].OXZ组IFN-γ/IL-4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黏膜:1.10±0.37比3.40±0.35,P<0.02;脾细胞:2 75±1.90比30.70±3.90,P<0.01),与尼古丁组差异无显著性(黏膜:1 10±0.37比0.78±0.14;脾细胞:2.75±1.90比0.78±0.40).OXZ组,表达IL-4的CD+4细胞数较表达IFN-γ的CD+4细胞数高13.6倍.尼古丁组表达IL-4及IFN-γ的CD44+细胞数仅为OXZ组的32%和39%.结论 OXZ诱导的小鼠IBD肠炎模型是Th2亚型(IL-4升高)为主的免疫应答反应;长期应用尼古丁,通过抑制IL-4生成,从而减轻OXZ诱导的实验性小鼠肠炎的组织学损伤.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韩英、村田有志、伊东重豪、栋方昭博
展开 >
作者单位:
日本弘前大学医学部第一内科
关键词:
尼古丁
炎症性肠病
恶唑酮
白介素-4
干扰素-γ
出版年:
2001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中华消化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
1.726
ISSN:
0254-1432
年,卷(期):
2001.
21
(8)
被引量
44
参考文献量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