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消化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消化杂志
中华消化杂志

袁耀宗

月刊

0254-1432

021-62531885

200040

上海市北京西路1623号

中华消化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Diges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上海市医学会承办。本刊是消化专业学术期刊,属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以广大消化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兼顾腹部外科、消化内镜、放射影像、临床检验等相关专业,及时报道消化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消化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消化科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从事消化科专业的临床医师有指导作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推动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高质量学术会议的若干思考

    祁兴顺唐承薇
    505-5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CSG)是我国消化专科医务工作者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组织,CSG举办高质量学术会议对促进我国消化病学科的整体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旨在通过总结消化病学领域大型国际学术会议的日程安排和办会特色,思考如何进一步提升CSG的办会质量.

    学术会议高质量中华医学会消化系统疾病国际化

    N-乙酰半胱氨酸对食管碘染色后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

    李辰璐付旋刘浩徐艳秋...
    508-5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食管复方碘溶液染色后不适症状的缓解作用.方法 纳入2023年4月1日至9月30日于石河子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内镜检查的204例受检者.所有受检者在内镜检查完成后均予10 mL 1.5%复方碘溶液染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4例受检者分为氯化钠组(103例)和NAC组(101例),分别给予20mL0.9%氯化钠溶液、10%NAC中和碘剂.分析两组受检者的主要结局指标,包括喷洒中和溶液15、30 min后胸骨后烧灼感和咽部不适发生率,并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不适程度.统计学方法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和非参数秩和检验.结果 氯化钠组喷洒中和溶液15、30 min后的胸骨后烧灼感、咽部不适发生率均高于NAC组[15 min:17.5%(18/103)比 2.0%(2/101)、10.7%(11/103)比 1.0%(1/101),30 min:11.7%(12/103)比 1.0%(1/101)、5.8%(6/103)比 0(0/1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 确切概率法,P<0.001、=0.005、=0.003、=0.029).氯化钠组与NAC组喷洒中和溶液15 min后的VAS分值比较[3.00(3.00,4.25)分比4.00(3.00,5.2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化钠组喷洒中和溶液30 min后的VAS分值高于NAC 组[4.00(3.75,5.00)分比 1.50(1.00,1.5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P=0.007).结论NAC可有效缓解食管复方碘溶液染色引起的不适症状.

    早期食管癌复方碘溶液食管癌筛查N-乙酰半胱氨酸

    幽门螺杆菌阳性与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患者临床特征对比分析

    颜玲玲方丽娜方宇新彭金榜...
    514-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阳性与阴性的自身免疫性胃炎(AIG)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揭示H.pylori在AIG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于浙江省台州医院就诊并行内镜检查、A1G相关抗体检查的112例AIG患者,其中34例合并H.pylori感染(H.pylori阳性组),78例未合并H.pylori感染(H.pylori阴性组).对比H.pylori阳性组与H.pylori阴性组AIG患者的贫血情况,AIG抗体抗胃壁细胞抗体(PCA)、抗内因子抗体(IFA)阳性情况,胃功能指标如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PG)I水平、PG I与PGⅡ比值,维生素B12、叶酸水平,以及内镜下表现、甲状腺功能指标和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结果112例AIG患者中,男30例,女82例,年龄为(59.3±10.1)岁.有23例(20.5%)AIG患者合并缺铁性贫血,13例(11.6%)患者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H.pylori阳性组中合并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患者占比高于H.pylori阴性组[23.5%(8/34)比6.4%(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P=0.023).PCA、IFA、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98.2%(110/112)、27.5%(28/102)、75.0%(24/32)、62.5%(20/32);94.2%(97/103)的 AIG 患者胃泌素 17 水平在正常参考值上限5倍以上,24.4%(22/90)合并维生素B12水平下降.甲状腺超声检查结果显示,84.0%(42/50)的患者合并甲状腺结节或回声改变,18.8%(12/64)合并甲状腺功能改变.内镜下除逆萎缩表现外,51.8%(58/112)的AIG患者可见黄白色浑浊黏液,51例(45.5%)合并增生性息肉,8例(7.1%)合并胃神经内分泌肿瘤,7例(6.2%)合并腺瘤或腺癌.H.pylori阳性组合并腺瘤或腺癌的患者占比高于 H.pylori 阴性组[14.7%(5/34)比 2.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P=0.044).结论 当临床上出现不明原因贫血,内镜下提示逆萎缩、胃神经内分泌肿瘤,或血清学检查显示胃自身抗体阳性时,都需考虑AIG的诊断.根除H.pylori仍然是AIG患者治疗的关键举措.

    幽门螺杆菌自身免疫性胃炎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腺癌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组成名单

    519页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与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对比研究

    方旭边云蒋慧王莉...
    520-5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ITPN)与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差异.方法 分析2015年1月26日至2023年10月31日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确诊的28例ITPN患者和68例IPMN患者的临床、病理和影像学资料.临床特征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有无黄疸症状、有无胰腺炎病史、手术切除方式等;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累及胰管类型、肿瘤位置、主胰管内径、胆总管内径、肿瘤实性成分位置、主胰管双色征、肿瘤上游主胰管轮廓形态、胰腺实质萎缩情况及有无囊性病变、钙化、侵犯十二指肠等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TPN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ITPN和1PMN患者均伴有浸润性癌,成分为导管腺癌.ITPN患者年龄低于IPMN患者[(57.2±8.1)岁比(63.6±7.9)岁],ITPN 患者主胰管内径大于 IPMN 患者[12.00(8.00,14.50)mm 比 9.00(6.00,11.00)mm],以及肿瘤实性成分局限于胰管内[82.1%(23/28)比27.9%(19/68)]、主胰管双色征[67.9%(19/28)比8.8%(6/68)]、胰腺实质萎缩[71.4%(20/28)比47.1%(32/68)]比例均高于IPMN患者,而肿瘤上游主胰管轮廓截断、有囊性病变比例均低于IPMN患者[25.0%(7/28)比60.3%(41/68)、10.7%(3/28)比41.2%(28/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3,Z=-2.34,x2=23.68、35.89、4.74、9.88、7.0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11,95%置信区间(95%CI)1.02~1.21]、主胰管双色征(HR=5.54,95%CI 1.22~25.17)、无囊性病变(HR=10.13,95%CI 1.52~62.78)均是ITPN的独立预测因素(均P<0.05).联合上述3个独立预测因素建立诊断模型鉴别ITPN与IPMN的AUC为0.87(95%CI0.79~0.95),灵敏度为88.2%,特异度为78.6%.结论 年龄、主胰管双色征、无囊性病变是鉴别ITPN与IPMN的独立预测因素,三者联合建立的鉴别诊断模型表现出良好的诊断效能.

    胰腺导管内管状乳头状肿瘤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影像学

    功能性便秘患者述情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疗效的影响

    施赛男王美峰林琳姜柳琴...
    526-5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述情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4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HR-ARM)的FC患者118例.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51分判定为无述情障碍,总分≥51分判定为有述情障碍.应用渗透性泻剂联合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有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前后及两者治疗后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HR-ARM检测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C药物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3.2%(51/118)的FC患者有述情障碍,56.8%(67/118)无述情障碍,无述情障碍和有述情障碍患者中分别有43、32例完成治疗效果评估.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前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高于治疗前[5.0(3.0,7.0)次比3.0(2.0,3.0)次],有述情障碍患者治疗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较治疗前的增高程度劣于无述情障碍患者[0.0(0.0,0.0)次比-2.0(-3.0,0.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9、-3.79,均P<0.001).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PAC-SYM、PAC-QoL、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0(0.0,8.0)分比14.0(11.0,16.0)分、9.0(1.1,16.0)分比 22.0(18.0,40.0)分、26.0(25.0,30.0)分比 29.0(25.0,34.0)分、28.0(26.0,30.0)分比 30.0(29.0,3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24、-5.08、-3.60、-5.21,均P<0.001).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仅PAC-SYM评分低于治疗前[14.0(9.5,19.0)分比17.0(12.5,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P=0.008).无述情障碍FC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有述情障碍患者[72.1%(31/43)比18.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9,P<0.001).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PAC-SYM、PAC-QoL、SAS、SDS评分的降低程度均劣于无述情障碍患者[分别为0.0(0.0,2.8)分比9.0(2.0,14.0)分、0.0(0.0,0.8)分比 15.0(2.0,19.0)分、0.0(-1.0,1.0)分比0.0(0.0,4.0)分、0.0(0.0,1.0)分比 3.0(1.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4.31、-2.59、-4.6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是FC患者便秘药物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30,95%置信区间2.011~39.658,P=0.004).结论FC患者中述情障碍有较高发生率,述情障碍影响FC患者症状感知及便秘药物治疗效果.

    述情障碍功能性便秘症状生活质量疗效

    口腔疾病与炎症性肠病风险的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徐涯鑫高亚南徐军姚亭...
    532-5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R)和meta分析探究遗传预测的口腔疾病与炎症性肠病(IBD)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方法 从开放全基因组关联研究(IEUopenGWAS)中提取牙周炎、扁平苔藓、口腔溃疡和龋齿4种口腔疾病的遗传数据,并从de Lange等的meta分析、FinnGen数据库、国际炎症性肠病遗传学联盟(IIBDGC)3个独立数据库中提取IBD、溃疡性结肠炎(UC)、克罗恩病相关的遗传数据.通过设置关联强度和消除连锁不平衡,筛选出单个数据库层面"暴露-结局"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去除混杂因素SNP和回文SNP后作为工具变量.通过计算F值排除弱工具变量偏倚.以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用Cochran's Q检验分析单个数据库的异质性,根据是否存在异质性选择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R分析.应用MR-Egger检验及孟德尔随机化多效性残差和异常值(MR-PRESSO)检验去除异常值并评估多个数据库间水平多效性,然后进行meta分析汇总多个数据库的效应值.采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检验明确单个SNP对结局的效应.结果 MR分析显示,遗传预测的扁平苔藓对 IBD[OR=1.069,95%置信区间(95%CI)1.043~1.097,Z=5.25,P<0.001]、克罗恩病(OR=1.077,95%CI 1.018~1.139,Z=2.56,P=0.010)和 UC(OR=1.075,95%CI 1.040~1.111,Z=4.31,P<0.001)有显著影响.反向 MR 分析发现 IBD 与牙周炎(OR=1.051,95%CI 1.020~1.083,Z=3.25,P=0.001)、扁平苔藓(OR=1.166,95%CI 1.011~1.344,Z=2.11,P=0.035)和口腔溃疡(OR=1.003,95%CI1.001~1.004,Z=4.28,P<0.001)风险增加相关;UC与牙周炎之间存在因果关联(OR=1.043,95%CI 1.009~1.077,Z=2.51,P=0.012),克罗恩病与扁平苔藓风险增加显著相关(OR=1.088,95%CI 1.038~1.141,Z=3.48,P<0.001).结论 扁平苔藓可能是IBD进展中的危险因素,IBD也可能与多种口腔病变风险增加有关,口腔疾病与IBD之间存在潜在双向因果关系.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口腔疾病炎性肠疾病因果律

    应用结肠镜联合子母镜诊治156例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分析(含视频)

    郭庆梅王宏光陶丽莹杨守香...
    540-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镜联合子母镜诊治单纯性阑尾炎的临床应用价值并总结非导丝辅助阑尾插管的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3年1至10月吉林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通过结肠镜联合子母镜治疗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结肠镜联合子母镜诊治单纯性阑尾炎插管技术操作的技术成功率、临床成功率和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56例患者中149例(95.5%)采用非导丝辅助插管,7例(4.5%)采用导丝辅助插管.子镜下表现为阑尾腔内充血水肿126例(80.8%),腔内粪石83例(53.2%),腔内脓液附着31例(19.9%),管腔狭窄3例(1.9%),阑尾出血1例(0.6%).156例患者全部成功完成结肠镜联合子母镜对阑尾炎的治疗,技术成功率为98.7%(154/156),临床成功率为99.4%(155/156).术中无转外科手术病例;术后1例患者因阑尾炎症较严重,腹痛缓解不明显,予追加外科手术;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发生.患者住院天数为(3.77±1.89)d.结论结肠镜联合子母镜治疗单纯性阑尾炎安全、可行.

    单纯性阑尾炎子母镜技术结肠镜治疗

    优先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对Child-Pugh B级肝硬化患者再出血率的效果分析

    胡慧艺周智航张大志何松...
    544-5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优先经颈静脉门体分流术(TIPS)相对择期TIPS对Child-Pugh B级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收集2015年1月至2022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因急性静脉曲张出血接受TIPS治疗的176例Child-Pugh B级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观察时间≥1年.根据入院诊断性内镜检查后至行TIPS治疗的时间分为优先TIPS组(≤72 h)38例和择期TIPS组(>72 h)138例.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5年累积病死率、5年累积再出血率和1年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患者死亡和再出血的危险因素.统计学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显示优先TIPS组中,5年累积再出血率为10.5%(4/38),5年累积病死率为7.9%(3/38),1年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为26.3%(10/38),1年累积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5.8%(6/38).择期TIPS组中,5年累积再出血率为26.8%(37/138),5年累积病死率为21.0%(29/138),1年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为19.6%(27/138),1年累积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为7.2%(10/138).优先TIPS组5年累积再出血发生率低于择期TI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2,P=0.035),Kaplan-Meier生存曲线亦提示同样趋势(x2=4.22,P=0.040).优先TIPS组与择期TIPS组5年累积病死率和1年累积肝性脑病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较于择期TIPS治疗,优先TIPS治疗可降低Child-Pugh B级肝硬化合并急性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再出血率.

    肝硬化高血压,门静脉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体分流术,经颈静脉肝内

    铅中毒伴胆汁淤积型肝损伤1例

    石翠翠章瑞南李光明范建高...
    548-5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铅中毒在临床中并不少见,因其临床症状隐匿多样,容易误诊或漏诊.1例32岁男性患者服用一种治疗癫痫的民间作坊自制偏方3个月余,出现腹痛、便秘,在外院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急性肝炎",症状好转后出院.后因突发较剧烈腹痛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为明确肝损伤病因转入消化内科.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胆汁淤积型肝损伤和贫血,外周血见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血铅水平为1 557.02 pig/L;进一步检测发现偏方中的铅含量极高.予以驱铅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肝功能指标恢复正常.通过复习相关病例报道发现,铅中毒导致的肝损伤多表现为转氨酶升高,胆汁淤积并不常见,进行驱铅治疗后预后良好.

    铅中毒胆汁淤积肝损伤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