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功能性便秘(FC)患者述情障碍发生情况及其对患者便秘症状、肛门直肠功能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7月4日至2023年9月30日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就诊并行高分辨率肛门直肠测压(HR-ARM)的FC患者118例.将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总分<51分判定为无述情障碍,总分≥51分判定为有述情障碍.应用渗透性泻剂联合益生菌制剂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比较有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前后及两者治疗后的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便秘症状自评量表(PAC-SYM)、便秘生活质量自评量表(PAC-QoL)、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HR-ARM检测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C药物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43.2%(51/118)的FC患者有述情障碍,56.8%(67/118)无述情障碍,无述情障碍和有述情障碍患者中分别有43、32例完成治疗效果评估.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前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高于治疗前[5.0(3.0,7.0)次比3.0(2.0,3.0)次],有述情障碍患者治疗后周均完全自发性排便次数较治疗前的增高程度劣于无述情障碍患者[0.0(0.0,0.0)次比-2.0(-3.0,0.0)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49、-3.79,均P<0.001).无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PAC-SYM、PAC-QoL、SAS、SD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分别为2.0(0.0,8.0)分比14.0(11.0,16.0)分、9.0(1.1,16.0)分比 22.0(18.0,40.0)分、26.0(25.0,30.0)分比 29.0(25.0,34.0)分、28.0(26.0,30.0)分比 30.0(29.0,3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5.24、-5.08、-3.60、-5.21,均P<0.001).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仅PAC-SYM评分低于治疗前[14.0(9.5,19.0)分比17.0(12.5,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6,P=0.008).无述情障碍FC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有述情障碍患者[72.1%(31/43)比18.8%(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09,P<0.001).有述情障碍FC患者治疗后PAC-SYM、PAC-QoL、SAS、SDS评分的降低程度均劣于无述情障碍患者[分别为0.0(0.0,2.8)分比9.0(2.0,14.0)分、0.0(0.0,0.8)分比 15.0(2.0,19.0)分、0.0(-1.0,1.0)分比0.0(0.0,4.0)分、0.0(0.0,1.0)分比 3.0(1.0,5.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4.24、-4.31、-2.59、-4.60,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述情障碍是FC患者便秘药物治疗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8.930,95%置信区间2.011~39.658,P=0.004).结论FC患者中述情障碍有较高发生率,述情障碍影响FC患者症状感知及便秘药物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