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肺部肿瘤术后新发心律失常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准确识别高危人群及制定更为完善围手术期防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2 月至 2023 年 5 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肺部肿瘤患者共 103 例,根据术后是否新发心律失常分为心律失常组(22例)和非心律失常组(81 例);比较两组临床特征资料,将证实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评估肺部肿瘤术后新发心律失常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行手术治疗肺部肿瘤患者共 103 例,其中术后新发心律失常 22 例,发生率为 21.36%,包括房性心律失常 16例,室性心律失常 4 例,其他类型心律失常 2 例;其中术后 24h内发生 13 例,术后 24~48 h发生 4 例,术后 48h后发生 5 例.心律失常组年龄、行纵隔淋巴结清扫比例及合并基础心脏疾病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心律失常组(P<0.05);两组其他临床特征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 岁、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及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均是肺部肿瘤术后新发心律失常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肺部肿瘤术后新发心律失常与包括年龄、是否行纵隔淋巴结清扫及是否合并基础心脏疾病在内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医生可根据上述指标早期识别高危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