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术搜索
登录
注册
中文
EN
首页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危险因素研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危险因素研究
引用
认领
扫码查看
点击上方二维码区域,可以放大扫码查看
原文链接
NETL
NSTL
万方数据
维普
中文摘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临床特征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旨在为早期识别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及临床预防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8 月于本院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共 150 例,根据术中是否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比较损伤组和未损伤组临床特征资料,将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采用多因素法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独立危险因素,并进一步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风险预测方面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 150 例术中发生桡动脉急性损伤 72 例,发生率为 48.00%.损伤组和未损伤组性别、年龄、动脉鞘管使用规格及穿刺操作工作年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指标纳入Logistics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女性、老年及 6F动脉鞘管使用均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动脉鞘管规格及术后压迫桡动脉止血时间均可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预测,且三种指标联合预测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上述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更易发生在女性、老年、使用 6F动脉鞘管使用及术后长时间压迫桡动脉止血人群;而上述指标联合可准确预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桡动脉急性损伤发生风险.
收起全部
展开查看外文信息
作者:
王光友、刘昆鹏
展开 >
作者单位:
313100 长兴,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桡动脉
急性损伤
危险因素
预测
出版年:
2024
DOI:
10.3969/j.issn.1009-7147.2024.04.018
浙江创伤外科
温州医学院
浙江创伤外科
影响因子:
0.884
ISSN:
1009-7147
年,卷(期):
2024.
29
(4)
参考文献量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