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危险因素及预测效能分析

扫码查看
目的 探讨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危险因素并进一步分析相关因素临床预测效能,旨在为临床防治方案制定提供更多参考.方法 回顾性纳入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2 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共 100 例,根据术后是否出现器官腔隙感染分组,比较感染组和未感染组临床特征资料,采用Logistics回归模型对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独立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同时描绘ROC曲线评估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本研究纳入行手术治疗消化道肿瘤患者共 100 例,其中术后出现器官腔隙感染 8 例,发生率为 8.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联合脏器切除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均可能与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发生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手术时间>3 h、术中失血量≥100 mL、联合脏器切除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3 级均是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发生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联合脏器切除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均可用于消化道肿瘤术后器官腔隙感染风险预测,且上述指标联合预测临床效能显著优于单一指标(P<0.05).结论 男性、手术时间>3 h、术中失血量≥100mL、联合脏器切除及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3 级的患者在消化道肿瘤术后更易发生器官腔隙感染;同时上述指标相结合能够更为准确指导临床医生识别术后器官腔隙感染发生高危人群.

张旭、何利民

展开 >

313009 湖州,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人民医院

消化道肿瘤 手术 器官 腔隙 感染 危险因素

2024

浙江创伤外科
温州医学院

浙江创伤外科

影响因子:0.884
ISSN:1009-7147
年,卷(期):2024.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