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大型监测样地的浙江红山茶种群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

基于大型监测样地的浙江红山茶种群结构与分布特征研究

扫码查看
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具有重要的观赏、油用、药用、生态等价值,野外种群大多处于退化状态,但在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分布有成片的浙江红山茶野生种群.文章基于该保护区内24 hm2大型样地,研究分析了样地内浙江红山茶种群的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生存曲线以及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样地内共有7565株胸径≥1 cm的浙江红山茶个体,其中,I级幼树个体(3912株)占总个体数量的51.7%;种群径级结构总体呈倒"J"型;生命期望值总体上随着径级的增加而减小;种群的生存曲线呈DeeveyⅢ型,说明该种群采取大量繁殖后代的生存策略;样地内浙江红山茶集中分布在海拔550 m以上的常绿阔叶林下,以及海拔550 m以下的沟谷生境中,且各径级种群的分布格局呈现逐渐稀疏的趋势.上述结果说明,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存有大面积连续且集中分布的野生浙江红山茶种群,该种群具有较稳定的种群结构和分布规律,种群更新处于良好状态.这表明当地的保护区设置有助于浙江红山茶野外种群的维持.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Camellia chekiangoleosa in Gutian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钱海源、余建平、范清平、宋小友、陈声文、陈建华、叶铎

展开 >

钱江源国家公园生态资源保护中心,浙江 开化 324300

浙江师范大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浙江红山茶 种群结构 分布特征 径级 古田山

钱江源国家公园资源管理中心科研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32001224LY17C030001

2020

浙江林业科技
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林学会 浙江省林业科技情报中心

浙江林业科技

影响因子:0.483
ISSN:1001-3776
年,卷(期):2020.40(6)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