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扫码查看
为研究稻草不同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以未进行稻草还田处理作为对照,采用大型手捡和干、湿漏斗法,于2016年6月和9月(稻草还田后2个月和5个月),对稻草焚烧、覆盖、填埋3种还田方式下的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调查获得的土壤动物隶属于50个类群,各处理下均以线虫纲为优势类群.还田后,稻草覆盖处理的土壤动物密度较对照显著(P<0.05)提高,但二者动物类群数无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还田2个月后,各处理土壤动物的多样性指数间无显著差异;但还田5个月后,稻草覆盖和填埋处理的土壤动物优势度指数显著(P<0.05)高于对照.说明恰当的稻草还田方式有利于改善土壤动物群落结构.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w returning methods on cropland soil fauna community

苟丽琼、姚恒、王戈、黄如成、段均华、肖玖金、张健

展开 >

四川农业大学 理学院,四川 雅安625014

广元市朝天区林业和园林局,四川 广元628012

四川九顶山省级自然保护区什邡管理站,四川 什邡618400

四川农业大学 生态林业研究所,四川 温江611130

展开 >

稻草还田 土壤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四川省景观与游憩研究中心资助项目

31400457JGYQ2018032

2019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学会

浙江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004-1524
年,卷(期):2019.31(3)
  • 2
  •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