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根际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栽培模式对辣椒根际连作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酶活性的影响

扫码查看
以连作3年辣椒、大蒜-辣椒轮作、玉米-辣椒间作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蒜-辣椒轮作和玉米-辣椒间作处理对连作辣椒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酶活性的影响,以期为缓解辣椒连作障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连作3年辣椒土壤相比,轮间作处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显著提高,细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真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轮间作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相似,但与连作3年土壤微生物结构差异较大,供试土壤中细菌优势种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并且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和黄单孢菌目(Xanthomonada)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真菌优势种群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接合菌门(Zygomycota)在不同处理土壤中相对丰度差异显著(P<0.05).此外,轮间作处理能够显著降低潜在病原菌的相对丰度并提高潜在有益菌丰度,从而改善土壤微生物结构,同时显著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和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
Effects of different cultivation patterns on soil microbial community and enzyme activity in continuous cropped pepper field

董宇飞、吕相漳、张自坤、贺洪军、喻景权、周艳虹

展开 >

浙江大学 园艺系,浙江省园艺作物整合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310058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253015

轮作 间作 辣椒 连作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国家特色蔬菜产业体系

CARS-24-B-01

2019

浙江农业学报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浙江省农学会

浙江农业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765
ISSN:1004-1524
年,卷(期):2019.31(9)
  • 25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