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蟾对禅宗文体加以改造或重塑,以适用于道教情感理念的表达.这些文体基本都具有现实的宗教应用功能,如以祖师赞来建构宗派谱系、调和与天师道的关系;以疏文来募化集资、兴修宫观、购置度牒,延请高道出山住持;以升堂文、普说文、禅偈等演法文体,来接引学人,阐明教义;又将禅宗下火文等仪式文体纳入道教体系,与自身的宗教传统强行扭合,表现出对禅门仪式的融汇与模仿.同时在具体书写中引入道教话语,使这些文体多呈现为禅、道汇通的独特面貌.白玉蟾对禅宗文体的移植,上承初祖张伯端,下启再传弟子李道纯、三传弟子苗太素,最终构成金丹南宗在禅宗文体书写上的一条完整脉络.与同时代的北宗相比,显示出南宗在教义上的别样理解与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