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道经所见老子别号"温(莢)子""究爽子""元化子"考

道经所见老子别号"温(莢)子""究爽子""元化子"考

扫码查看
敦煌隋写本《老子变化经》(S.2295)中旧释"温荚子"或"温(莢)子"的老子名号应改释为"温荚子","温(莢)"与道教文献中的"郁华""宛华"是同一名号的不同记写形式.《三洞珠囊》所引《化胡经》称老子在伏羲后号"究爽子","究爽"应为"宛华"之辗转形讹,可与古文献中的"华""爽"异文合证.《三洞群仙录》《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老子在伏羲时号"元化子",该名号当源于《太上老君开天经》记载的"无化子","元"为"无"之讹,讹误产生的背后可能有文本语境变动和名号理据重构的深层原因.

陈哲

展开 >

中山大学中文系

《老子变化经》 敦煌写本 温荚子 究爽子 元化子

202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

22YJC740048

2024

宗教学研究
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

宗教学研究

CSTPCDCSSCICHS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0.169
ISSN:1006-1312
年,卷(期):2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