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兼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与变迁——兼谈对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扫码查看
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考古学进入活跃的理论创新期.作为考古学的组成部分,水下考古的特殊性主要由遗存环境和相应的技术系统所定义,其理论变化则与考古学保持着相近的韵律.文章以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学为论述框架,对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变迁予以总结、分析.文章指出:自1960年科学的水下考古学确立以来,理论上大体表现出文化-历史考古学、过程主义考古学、后过程主义考古学的嬗变轨迹;水下考古学理论的发展与水下文化遗产保护方式的演进也有大体一致的节奏,彼此表现出一定的"源流"关系.总结这一变化过程,有利于理解学科发展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批评借鉴相关理论方法的合理内涵,以便进一步提升水下考古学和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水平.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in Underwater Archaeology Theory——And Implications on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丁见祥

展开 >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上海200444

水下考古学 文化-历史考古学 过程主义考古学 后过程主义考古学 水下文化遗产

上海市海洋考古与文化遗产价值阐释及传播重点创新团队研究项目

2022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ISSN:2096-689X
年,卷(期):2022.7(5)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