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广东省马铃薯块茎软腐病病原菌鉴定

广东省马铃薯块茎软腐病病原菌鉴定

扫码查看
为明确广东省惠州市马铃薯块茎软腐病的病原菌,采用常规病组织分离法获得4株菌株,通过生理生化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对其进行鉴定,并测定了该病原菌对20个马铃薯品种的致病力.结果 显示,该病原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在LB平板上菌落有透明和不透明2种形态;除葡萄糖发酵阳性、对链霉素和青霉素具有抗性等特征不同外,BP-hd-1、BP-hd-2、BP-hd-3和BP-hd-4菌株与短小芽胞杆菌Bacillus pumilus菌株的其它生理生化特征均相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4株菌株的16S rDNA序列分别与短小芽胞杆菌AI-Khrj 18 (KY123871)、ML270 (KC692158)、NCTC10337(LT906438)和ARD21(KX023236)的相似性为100.0%;4株菌株的gyrB基因序列均与短小芽胞杆菌AUEC29菌株(HM585095)的gyrB基因相似性最高,为99.7%~99.8%.生理生化特征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广东省马铃薯块茎软腐病的病原菌为短小芽胞杆菌.致病力测定结果显示,接种菌株BP-1后20个马铃薯品种的发病率均为100.0%,表明该病原菌对马铃薯有强致病力.
Identification of the pathogen causing potato tuber soft rot in Guangdong Province

佘小漫、汤亚飞、蓝国兵、于琳、邓铭光、何自福

展开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马铃薯块茎软腐病 短小芽胞杆菌 鉴定 致病力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7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创新团队项目

2015A0202090572017LM1079

2019

植物保护学报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07
ISSN:0577-7518
年,卷(期):2019.46(3)
  •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