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沙打旺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

沙打旺黄萎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

Isolation,ident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ausal pathogen of Verticillium wilt of standing milkvetch Astragalus adsurgens

扫码查看
为明确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黄萎病病原菌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多样性,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自疑似感染黄萎病沙打旺植株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并依照柯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验证,同时在室内条件下对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测定,分别利用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生理小种和交配型特异性引物对病原菌的生理小种和交配型进行PCR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到13株病原菌菌株,其形态学特征和培养性状基本相似,经鉴定引起沙打旺黄萎病的病原菌为大丽轮枝菌.该菌具有较宽的温度和酸碱度适应范围,最适生长和产孢的温度为25℃,最适生长和产孢的pH范围分别为pH 7~9和pH 6~7;该病原菌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和D-甘露醇,最适生长氮源为牛肉膏和胰蛋白胨,最适产孢氮源为甘氨酸.分离获得的13株大丽轮枝菌菌株均属于2号生理小种和MAT1-2-1交配型,表明无性繁殖可能是大丽轮枝菌的主要繁殖形式.

王娅婷、王乐、高婧、张园园、徐林波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010010

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呼和浩特010018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呼和浩特010031

沙打旺黄萎病 大丽轮枝菌 生物学特性 生理小种 交配型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16103320200131610332022003201303057

2022

植物保护学报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 中国农业大学

植物保护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207
ISSN:0577-7518
年,卷(期):2022.49(3)
  • 1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