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

中国普通小麦初选核心种质的产生

扫码查看
对中国普通小麦种质资源构建了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和选育品种分别构建.按栽培区(地理生态区)分组.地方品种按亚区分为28组,选育品种按大区分为10组.各组内在21个表型性状聚类的基础上,按平方根法取样,并依遗传多样性指数与遗传丰富度加以调整.提出在生产上或育种中起过重要作用的品种为必选材料.初步选定的材料经种植核对,淘汰错杂后,产生初选核心种质.地方品种全部供试材料11694份,初选核心种质3283份,取样比例为28.18%.选育品种全部11441份,初选核心种质1684份,取样比例为14.9%.计划经分子标记分析,最后核心种质的比例占全部种质的10%左右.根据全部材料21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测验,初选核心种质,除芒和壳两性状外,与全部种质的遗传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讨论了初选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指出陕南鄂西山地和汾渭谷地是中国小麦地方品种遗传变异多样性的富集地.育成品种多样性程度以西南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为最高.
Establishment of Candidate Core Collections in Chinese Common Wheat Germplasm

董玉琛、曹永生、张学勇、刘三才、王兰芬、游光霞、庞斌双、李立会、贾继增

展开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农业部作物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普通小麦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

G1998010202

2003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学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影响因子:1.415
ISSN:1672-1810
年,卷(期):2003.4(1)
  • 16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