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地区谷子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表型比较分析

东北地区谷子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表型比较分析

扫码查看
我国东北地区谷子育种经历了从地方品种到育成品种的转变,但其具体表型性状等变化尚不清楚.本研究在敖汉旗对我国东北地区120个谷子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进行表型鉴定,并分析了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东北地区谷子品种以绿幼苗、绿叶鞘、纺锤松散穗、黄粒、黄米型为主.育成品种晚熟、生物量大且高产,表现在出苗至抽穗、开花、成熟的时间以及播种至成熟的时间均极显著大于地方品种;主茎直径、叶片数、旗叶宽度均极显著大于地方品种;主穗重、主穗粒数极显著大于地方品种,主穗粒重和产量显著大于地方品种,但千粒重极显著小于地方品种,说明育成品种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来实现产量提升.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参试品种各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大小顺序为:产量性状(2.0063)>形态性状(1.9655)>生育期(1.7238)>质量性状(0.6370);地方品种护颖颜色、粒色、米色遗传多样性指数明显高于育成品种,说明谷子育种使粒色米色越来越趋于一致.基于30个性状的标准化数据,将参试品种聚为两类,聚类结果与品种来源地没有明显关联.类群Ⅰ为早熟、低产品种,且幼苗叶色、米色均为绿色和黄色;类群Ⅱ为晚熟、高产品种.根据10个主要表型性状,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红谷子、燕谷18等种质资源,可供东北地区谷子育种重点利用.
Comparison on the Phenotypic Traits between Landraces and Cultivars of Foxtail Millet [Setaria italica (L.)P.Beauv.] in Northeast China

相吉山、徐峰、索良喜、程凯、王艳超、孟海龙、张佳乐、贾斌、王冬雪、刁现民

展开 >

赤峰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

敖汉旗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内蒙古赤峰024300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谷子 育成品种 地方品种 多样性指数 聚类分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赤峰学院科研服务地方项目赤峰学院院士专家工作站项目

31660423cyxyfd201601cfxyys201707

2018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学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15
ISSN:1672-1810
年,卷(期):2018.19(4)
  • 2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