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田间自然诱导法的甘薯基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基于田间自然诱导法的甘薯基腐病种质资源抗性鉴定与评价研究

扫码查看
甘薯基腐病是在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新发生的、由间座壳属病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为了筛选抗病种质资源和探索病害田间自然诱导抗性鉴定方法,对126份甘薯供试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并分析了甘薯生长后期的病情变化以及种质抗性对鲜薯产量损失率的影响.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对照品种浙薯255表现为高抗,浙薯38表现为抗,浙薯13表现为高感.在89份新收集资源及当地主推品种中不存在高抗等级,抗等级的仅有3份,65%以上品种表现为高感.在抗病品种浙薯255的34份杂交后代中筛选出13份抗病种质,其中高抗的有6份,抗的有2份.甘薯生长后期病情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中抗、感病种质从120 d至135 d时病情指数跃升幅度大.135 d时整体发病植株的4级病级比例达93.8%,绝大多数发病植株最终基部完全腐烂或枯死.甘薯鲜薯产量与抗性水平呈线性相关,抗性好(高抗或抗等级)的品种鲜薯产量损失率可以控制在15%以下,而感病品种的鲜薯产量损失率超过65%,甚至绝收.总之,甘薯基腐病抗病品种资源稀少,通过抗病亲本的常规杂交可以获得抗性好的育种材料,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可以作为甘薯基腐病田间自然诱导抗性鉴定指标.
Study on Identific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to Foot Rot of Sweet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Based on Natural Field Induction Method

沈升法、刘也楠、李兵、罗志高、刘伟明、吴列洪、项超

展开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杭州310021

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临海317000

台州市科技职业学院,浙江台州318020

甘薯基腐病 种质资源 抗性 发病率 病情指数 产量损失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浙江省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浙江省数字旱粮重点实验室项目

319015852021C02064-1111721301354052231-1-42022E10012

2022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中国农学会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1.415
ISSN:1672-1810
年,卷(期):2022.23(4)
  • 2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