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基础地力及增产潜力研究

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基础地力及增产潜力研究

Inherent soil productivity and yield-increasing potential of potato in main production areas in Inner Mongolia

扫码查看
[目的]内蒙古是我国马铃薯主产省份之一,探究内蒙古马铃薯主产区基础地力状况,评价基础地力和施肥对马铃薯产量的关系,为指导不同生态区及土壤肥力下的马铃薯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06-2015年在内蒙古4个马铃薯主产区开展的1118个试验点无肥区(CK)和施氮磷钾肥(NPK)处理的马铃薯产量数据.以无肥区马铃薯产量来评价土壤的基础地力,计算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采用边界线拟合方法预测马铃薯最大潜在产量,计算其可获得的产量差,进而明确基础地力对主产区马铃薯产量及产量差的影响.采用稳定性指数和可持续性指数,评估基础地力对马铃薯产量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内蒙古阴山南麓区、阴山北麓区、燕山丘陵区、大兴安岭北麓区马铃薯基础地力产量分别为13.10、14.67、15.71和16.45t/hm2;氮磷钾推荐施肥产量依次在20.90、23.17、25.34、26.54 t/hm2;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57.6%、62.7%、63.9%和66.2%.随着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土壤基础地力对产量的贡献率逐渐增大.马铃薯施肥产量与土壤基础地力呈显著正相关,阴山南麓区、阴山北麓区、燕山丘陵区、大兴安岭北麓区马铃薯施肥产量与土壤基础地力直线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769、0.876、0.770和0.790 (P< 0.0001).随着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马铃薯施肥产量与预测的最高施肥产量的差值变小,施肥产量的稳定性指数下降,可持续性指数增大.[结论]内蒙古马铃薯各主产区的土壤基础地力产量、施肥产量及地力贡献率存在差异,其中,燕山丘陵区、大兴安岭北麓区的马铃薯基础地力产量、施肥产量及地力贡献率指标均显著高于阴山南麓区.阴山南麓区、阴山北麓区、燕山丘陵区、大兴安岭北麓区施肥可获得的最高预测产量分别为53.68、62.87、65.39和69.65t/hm2.土壤基础地力与马铃薯施用化肥的增产效果呈显著负相关,土壤基础地力的提高增大了产量的可持续性指数,有利于马铃薯的高产、稳产.随着土壤基础地力的提升,土壤对产量的贡献率增加,施肥可获得的产量潜力增大.

王迎男、高娃、郜翻身、朴明姬、樊明寿、贾立国、柳昱、郑海春

展开 >

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呼和浩特010011

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010018

马铃薯 土壤基础地力 地力贡献率 产量差 稳定性指数 可持续性指数

内蒙古耕地质量评价项目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和减肥增效项目

2019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19.25(8)
  • 14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