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棕壤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轮作大豆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特征

东北棕壤长期不同施肥处理轮作大豆氮素吸收和土壤硝态氮特征

扫码查看
[目的]在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基于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东北地区大豆生物量、产量、各部位吸氮量及收获期土壤0―100 cm硝态氮累积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棕壤肥料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始于1979年,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厩肥(M1)及其与化肥配施(M1N和M1NPK)、高量厩肥(M2)及其与化肥配施(M2N和M2NPK)9个处理.厩肥为猪厩肥,1992年后大豆季不施猪厩肥,仅在玉米季相关处理中施用.39年后,调查分析了大豆生物量、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大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结果]高量、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总吸氮量及各部位吸氮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肥和不施肥处理,其中,M1NPK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和总吸氮量最高,分别为9107、2979和314.2 kg/h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6.1%~133.6%、23.9%~232.5%和11.7%~359.4%.施肥提高了大豆氮收获指数,但氮素生理效率降低.NPK和M1NPK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最高,均为63.5%,而氮素生理效率较CK分别降低了30.6%和28.1%.大豆收获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播前相比,大豆收获期单施氮肥处理的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增加,NPK处理变化不显著,M1、M1N和M1NPK处理显著降低.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远低于高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较播前平均降低了79.2%.所有处理中,土壤硝态氮积累量以M1NPK处理最低,比其他处理平均降低了58.2%.[结论]在东北棕壤地区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玉米季低量厩肥(13.5 t/hm2)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时,大豆季仅施氮磷钾化肥既可提高大豆生物量、产量,促进氮素吸收,同时还可降低大豆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降低环境风险,是该轮作体系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Nitrogen uptake of soybean and soil nitrate nitrogen under long-term rotation and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in a brown soil of northeast China

刘沥阳、华伟、张诗雨、彭启超、戴健、韩晓日

展开 >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玉米营养与施肥科学观测实验站/土肥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辽宁沈阳 110866

棕壤 玉米 大豆 轮作 施肥措施 氮素吸收 土壤硝态氮残留

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8YFD020100131471940

20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0.26(1)
  • 4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