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基于旱地小麦高产优质的氮肥用量优化

基于旱地小麦高产优质的氮肥用量优化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长期定位施氮条件下小麦产量与籽粒养分含量的变化,及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变化,为旱地小麦合理施用氮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基于2004年在黄土高原开始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2015—2017连续3年取样,研究了施氮量对土壤硝态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小麦氮磷钾素吸收利用,籽粒氮、磷、钾含量,地上部生物量、籽粒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与不施氮相比,长期施氮小麦平均增产67.1%,生物量提高52.0%,收获指数提高9.5%;穗数和穗粒数平均分别提高32.5%和40.0%,千粒重下降7.1%.施氮量与产量、生物量呈抛物线关系,获得最高产量6587 kg/hm2的施氮量为N 215 kg/hm2.籽粒氮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磷含量降低,钾含量变化较小.土壤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小麦获得最高产量时播前和成熟期硝态氮含量分别为7.2和10.3 mg/kg;有效磷含量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小.氮收获指数、生理效率、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结论]综合考虑小麦的籽粒产量和籽粒关键养分含量,研究区域旱地冬小麦产量目标应为6300 kg/hm2,施氮量为N 150 kg/hm2、施磷量为P2O5100 kg/hm2,播前或收获期表层(0—20 cm)土壤硝态氮保持在6.0~8.0 mg/kg、土壤有效磷12.0~15.0 mg/kg、土壤速效钾139~140 mg/kg.
Optimization of nitrogen rate based on grain yield and nutrient contents in dryland wheat production

惠晓丽、马清霞、王朝辉、张翔、罗来超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农业部西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作物逆境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旱地 冬小麦 氮用量 硝态氮 产量 养分含量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

2018YFD0200400CARS-3

20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0.26(2)
  • 12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