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

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评价及其空间变异

扫码查看
[目的]明确东北典型县域稻田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为该区域稻田土壤合理培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研究区域,2017年在该研究区域采取114个代表性点位的稻田土壤,选取容重、pH、全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根据东北稻田土壤特征,选择隶属度函数曲线,并确定隶属度函数转折点,依据模糊数学法的加乘原理,利用各土壤肥力指标的权重值和隶属度值计算土壤综合肥力指数;采用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分布格局;通过主成分分析探究土壤肥力差异的主控因子.[结果]描述性统计分析表明,方正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在0.18~0.99,平均值为0.60.土壤容重和pH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15%和5.69%,属于弱变异强度,其他肥力指标的变异系数在20.01%~36.18%,属于中等变异强度.地统计学研究表明,土壤容重、全氮含量、有机质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块金系数在39%~50%,它们具有中等强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土壤pH、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综合肥力指数的块金系数均在25%以下,它们具有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方正县土壤综合肥力指数值在0.70以上的稻田占16%,在0.60~0.70的稻田占45%.各个肥力指标中,土壤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的分布特征与综合肥力指数相似,呈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土壤pH和阳离子交换量由稻区中部向南北方向逐渐降低;土壤容重由西北向东南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均表现为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 g/kg以上的稻田占比为97%,土壤全氮含量在1.5 g/kg以上的稻田占比为84%;其中北部蚂蚁河沿岸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利用主成分分析得到各项肥力指标的综合得分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土壤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全氮含量、pH和容重.[结论]方正县61%的稻田土壤肥力处于中等及以上水平,稻田土壤肥力整体呈现出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是造成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子.
Evaluation and spatial variability of paddy soil fertility in typical county of northeast China

王远鹏、黄晶、柳开楼、韩天富、都江雪、马星竹、郝小雨、周宝库、刘彩文、蒋先军、张会民

展开 >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耕地培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 100081

祁阳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试验站,湖南祁阳 426182

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江西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江西南昌 33004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与环境资源研究所/黑龙江省土壤环境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 150086

黑龙江省方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方正 150800

展开 >

方正县 稻田土壤 肥力评价 地统计学 主成分分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2016YFD0300901161032019035161032019020

2020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0.26(2)
  • 29
  •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