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翻压紫云英对双季稻产量、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翻压紫云英对双季稻产量、镉吸收及转运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探讨紫云英在水稻生产中的增产降镉(Cd)效应以及降Cd的生理机制.[方法]5年田间微区定位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任何肥料(CK)、翻压紫云英(GM)、单施化肥(F)和紫云英翻压配施化肥(F+GM),翻压紫云英的处理冬闲田种植紫云英,作为绿肥在早稻插秧前翻压还田.在双季稻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采集水稻植株样品,分为根、茎叶、籽粒3个部分,测定其Cd含量.[结果]1)与CK相比,F+GM与F处理5年水稻产量显著增加,GM处理从2017年起增产显著;与F处理相比,F+GM处理5年水稻均增产,其中2016与2020年显著增产.2)翻压紫云英对水稻同一部位在不同时期的降Cd效应不同.早稻GM处理根Cd含量在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均显著低于CK,晚稻则无显著差异;早稻的GM处理茎叶Cd含量在灌浆期显著低于CK,晚稻的无显著差异;早稻的GM处理籽粒Cd含量在灌浆期和成熟期均显著低于CK(分别降低85.7%和57.6%),晚稻的无显著差异.早稻的F+GM处理根Cd含量在分蘖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均显著低于F处理,晚稻的则无显著差异;早稻的F+GM处理茎叶Cd含量在分蘖期显著低于F处理,晚稻的无显著差异.3)翻压紫云英下水稻不同时期Cd转运有差异.早稻分蘖期F+GM处理的根–茎叶Cd转运系数显著高于CK与F处理,成熟期GM处理的茎叶–籽粒Cd转运系数显著低于CK,降幅为52.2%;晚稻则无显著差异.4)F+GM和GM处理根与籽粒Cd累积量均较低,其根部累积量显著低于F处理;GM处理早稻籽粒Cd累积量显著低于F处理;而F+GM晚稻茎叶Cd累积量则显著高于CK.F+GM与GM处理籽粒Cd分配比例低于CK与F处理,F+GM处理的茎叶Cd分配比例高于F处理,GM处理的茎叶Cd分配比例高于CK.5)早稻各处理的土壤总Cd含量差异不显著,晚稻则表现为GM处理显著低于CK.早稻的GM与F+GM处理土壤有效Cd含量显著低于CK,晚稻的则无显著差异.[结论]翻压紫云英可增加水稻产量,同时具有较好的降Cd效应.翻压紫云英的降Cd生理机制为:一是可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从而降低水稻Cd含量;二是可降低茎叶–籽粒间的Cd转运系数,减弱向籽粒的转运能力,降低水稻籽粒中Cd的累积,进而生产出Cd含量低于国家安全限量的稻米.
Effects of milk vetch (Astragalus sinicus) on yield, cadmium absorption and translocation of double-cropping rice

朱启东、鲁艳红、廖育林、高雅洁、谢雪、孙玉桃、曹卫东、聂军

展开 >

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湖南长沙410125

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128

农业农村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湖南长沙 410125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

展开 >

紫云英 双季稻 产量 降镉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目

2021YFD1700200CARS-22-G-11U19A20462020CX692020CX68

2021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1.27(11)
  • 2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