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甘蔗集约化种植区施肥显著增加入河硝态氮污染:基于氮氧同位素的流域示踪

甘蔗集约化种植区施肥显著增加入河硝态氮污染:基于氮氧同位素的流域示踪

扫码查看
[目的]过量施用肥料会导致土壤养分过剩,在降雨径流冲刷下极易流失进入河湖水体,引起地表水体污染.本研究旨在阐明农区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的关系,为有效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广西集约化蔗区客兰水库水源区的那辣流域,应用双稳定同位素(δ15N-NO3–、δ18O-NO3–)示踪技术,确定流域内3个子流域(S1、S2和S3)入河硝态氮的来源比例,结合地表水主要离子测定,探讨了丰水期和枯水期硝态氮主要来源贡献的时空变化机理及其对施肥的响应.[结果]那辣流域水体NO3–-N浓度范围是1.24~27.90 mg/L,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丰水期施肥量较多,化肥在降雨径流的冲刷下大量流失进入水体,致使NO3–-N浓度在丰水期(均值为22.01 mg/L)显著高于枯水期(均值为5.64 mg/L),丰水期和枯水期NO3–-N浓度从上游向下游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是下游区域做植物河道梯级拦截试验所致.δ15N-NO3–、δ18O-NO3–的组成表明流域施肥(化肥和有机肥)与土壤氮素是入河水中硝态氮污染的主要来源,占入河所有硝态氮污染源贡献的90%以上.在丰水期,流域入河硝态氮来源贡献的大小顺序为化肥(42.9%) > 土壤氮(28.6%) >有机肥(19.2%) > 大气沉降(9.3%);枯水期入河硝态氮来源的贡献大小顺序为土壤氮(39.7%) > 化肥(37.6%) > 有机肥(15.3%) > 大气沉降(7.4%).[结论]流域施肥与入河硝态氮污染呈正相关,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如肥料撒施,是集约化蔗区入河硝态氮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因此,避免肥料撒施、强化肥料深施,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氮肥流失入河污染,从而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
Fertilization in intensive sugarcane planting are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verine nitrate pollution: Evidenced by nitrogen and oxygen isotopes in a watershed

黎静宜、李勇、黄智刚、郭豪、陈婷婷、黄俣晴、戴谅、刘小梅、王旭

展开 >

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面源污染 氮氧同位素示踪 污染来源辨识 施肥管理 集约化农区

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科技基地和人才专项

桂科AA17204078桂科AD17195098

202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2.28(1)
  •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