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扫码查看
[目的]当前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生产中,存在氮肥投入量大、氮肥利用效率低等问题,在滴灌水肥一体化条件下研究施氮量对冬小麦–夏玉米周年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土壤全氮含量、硝态氮残留的影响,以期为该地区小麦–玉米节肥、高产高效的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2020年在青岛农业大学胶州现代农业示范园开展小麦、玉米滴灌施肥田间试验.设冬小麦/夏玉米生长季不施氮(N0)和施氮150/150?kg/hm2(N1)、210/225?kg/hm2?(N2)?和270/300?kg/hm2?(N3)?4个水平,以传统施肥方式和常规施氮量240/240?kg/hm2为对照(CK).分析冬小麦和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量和土壤氮素残留量.[结果]N2处理冬小麦、夏玉米产量最高,与N3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显著高于N0、N1和CK处理;N3处理冬小麦、夏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量最高,与N2处理差异较小,而显著高于N0、N1和CK处理.冬小麦、夏玉米氮肥偏生产力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降低;冬小麦季氮素利用效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降低;夏玉米季,N2、N1和N0处理的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高于N3和CK处理,且N0、N1和N2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冬小麦、夏玉米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随着施氮量的提高而降低,N2施氮水平下,氮素利用效率和氮肥农学利用率均表现较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0—10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和硝态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全氮积累主要集中在0—40?cm土层,N3、N2和CK处理0—100?cm土层土壤全氮含量与N0和N1处理之间的差异随着轮作年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N2处理较N3和CK处理有效抑制了硝态氮在表层土壤的积累和向深层土壤的迁移,降低了硝态氮淋失风险.[结论]冬小麦季施氮210?kg/hm2和夏玉米季施氮225?kg/hm2?(N2)可实现周年作物增产高效,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硝态氮向深层土壤迁移,降低硝态氮淋失风险,是滴灌水肥一体化下华北平原麦玉周年轮作适宜的施氮量.
Effects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rate on annual yield and N-use efficiency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under drip irrigation

曲文凯、徐学欣、郝天佳、刘帅、赵金科、孟繁港、赵长星

展开 >

山东省旱作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冬小麦 夏玉米 干物质 产量 氮素利用效率 硝态氮残留 全氮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青岛市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小麦创新推广团队项目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支持计划青岛农业大学高层次人才基金

2019JZZY01071666223161042019KJF013663/ 1119022

202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2.28(7)
  • 6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