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措施显著提高农牧交错区盐渍土的暗管排盐效果

生物措施显著提高农牧交错区盐渍土的暗管排盐效果

扫码查看
[目的]研究工程与生物改良措施对内蒙古河套灌区下游农牧交错区盐渍土理化性质的协同改善效果,以提高盐渍土的改良效益.[方法]田间试验于2020和2021年展开,试验地暗管埋深0.8 m,间距20 m.生物措施处理为种植甜高粱、苏丹草和苜蓿3种耐盐牧草,以无植物裸地为对照(CK).植物收获后,测定了植物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分析了 0-20、20-40、40-60 cm 土层土壤容重、全盐量、各盐分离子含量,并明晰了土壤盐离子运移特征及植物脱盐效果.[结果]与2020年播前相比,结合暗管排水,苜蓿、甜高粱、苏丹草处理收获后0-20 cm 土层容重较试验前分别降低了 16.77%、13.57%、14.73%,土壤容重降幅从表层到深层依次减小,3个土层的平均降幅是CK的6.37~7.88倍;苜蓿、苏丹草、甜高粱和CK处理0-20 cm 土层脱盐率分别为61.42%、56.69%、39.96%和23.43%,3个工程-生物双重措施处理较暗管单一措施对照的脱盐率高16.53%~37.99%,20-40、40-60 cm 土层的脱盐率依次降低.土壤主导盐分离子SO42-、Na++K+、Cl-脱盐率较高,平均为41.91%~57.47%、33.4%~55.39%、31.05%~53.49%,同一处理各主导盐分离子的脱盐率较为接近.苜蓿地上部分Na+、Ca2+、Mg2+、S042-、Cl-含量显著高于甜高粱和苏丹草.2021年苜蓿、甜高粱、苏丹草处理分别较2020年增产51.81%、28.51%、24.35%.2年刈割苜蓿、甜高粱、苏丹草携出的盐分量分别为30.00、66.92、68.05 g/m2,分别占土壤总脱盐量的1.59%、5.13%、3.32%.[结论]植物措施可显著提升工程措施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量的效果,尤其在0-20 cm 土层.植物通过刈割带走的盐分含量相较淋洗盐分含量微不足道,植物通过根系改善了土壤结构从而促进盐分淋洗出耕层,因此主要根据植物促进土壤盐分淋洗作用的强弱来筛选适宜的耐盐植物.种植苜蓿降低土壤容重和全盐量的效果最优,因此在河套灌区下游农牧交错区,采用暗管排水配合种植苜蓿是改良盐渍土的有效措施.
Biological measures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alt discharge effect of subsurface pipes in saline soil of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 in Inner Mongolia

张晶、杨树青、郑彦、王波、马守良、张万锋

展开 >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内蒙古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暗管排水 植物改盐 盐碱地 脱盐效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206902352179037

202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2.28(12)
  • 1
  •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