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有机物料配合深耕混合还田快速提升砂质棕壤农业生产力的效果和机理

有机物料配合深耕混合还田快速提升砂质棕壤农业生产力的效果和机理

扫码查看
[目的]提高土壤肥力是增加作物产量的有效方式,我们尝试了不同耕作和有机肥还田方式对砂粒含量较高且贫瘠的土壤的培肥效果.[方法]田间试验于2018年开始,在辽宁南部砂质棕壤进行,供试作物为玉米.以常规浅翻15 cm (T15)为对照,设置了秸秆浅混还田(0—15 cm,T15+S)、深翻35 cm (T35)、秸秆深混还田(0—35 cm,T35+S)、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M)、秸秆有机肥深混还田(0—35 cm,T35+S+M)、免耕(NT)、免耕秸秆覆盖(NT+S)和免耕秸秆条覆盖(HT+HS)处理,共9个处理 .2020年玉米收获后,测产,同时取0—15 cm和15—30 cm土层样品,测定土壤pH、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结果]试验进行3年后,在0—15 cm土层,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幅较T15分别增加了19.2%和20.4%,而NT和T35处理则显著降低;在15—35 cm土层,T35、T35+S、T35+M和T35+S+M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较T15分别增加了12.5%、24.5%、29.9%和35.7%.深翻和有机物料还田(T35+S、T35+M和T35+S+M)显著增加了玉米产量,与T15处理相比,3年T35+S、T35+M和T35+S+M处理玉米产量平均增加了10%、12.3%和16.4%,而浅翻处理(T15+S、NT、NT+S和HT+HS)不同程度地降低了玉米产量.T15+S、HT+HS和NT+S处理间有机质转化率无显著差异,但与T35+S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57.9%,与T35+M处理相比平均降低了78.4%.0—15 cm土壤有机质和pH对玉米产量影响显著,而在15—35 cm土层,除pH外,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以及有机碳储量均对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结论]腐熟猪粪、猪粪和玉米秸秆配合深翻混合还田可以快速提升0—35 cm土层中的土壤有机碳储量,提高有机质的转化率,是较为理想的棕壤快速培肥途径.通过提高深层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提高了辽宁南部棕壤的农业生产能力.
Application of manure and straw by deep plough rapidly improves fertility and productivity of brown sandy soil

陈旭、韩晓增、王晓辉、郭振希、陆欣春、严君、邹文秀

展开 >

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 150081

瓦房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大连 116300

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铁岭 112600

砂质棕壤 耕作方式 耕作深度 有机物料还田方式 土壤养分 玉米产量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类)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

XDA28070100CARS-04

202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3.29(2)
  • 2
  •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