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关中土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磷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关中土区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磷肥减施增效技术研究

扫码查看
[目的]比较磷肥减施结合调控措施的效果,为合理施用磷肥,提高磷肥利用率,实现区域粮食作物高产高效和绿色发展提供支撑.[方法]冬小麦–夏玉米体系田间试验在陕西关中地区土上进行了3年.共设5个处理:不施磷肥(CK),推荐施磷量撒施(RP),减施15%推荐施磷量条施(85%RP),以秸秆包裹磷肥条施(St85%RP),85%RP结合硫酸铵替代尿素(Am85%RP).于作物收获期测定小麦和玉米产量、磷肥效率、土壤磷库和作物菌根侵染率.[结果]与CK相比,除85%RP处理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提高,其他施磷处理可显著提高玉米籽粒总产量(增幅17.1%~32.6%)、小麦籽粒总产量(增幅8.9%~12.8%)以及玉米小麦总产量(增幅13.1%~22.5%).除85%RP处理2018年玉米籽粒和2020年小麦籽粒产量显著低于RP处理外,其余减磷处理均与RP处理没有显著差异.与RP处理相比,85%RP、St85%RP和Am85%RP处理均显著提高了磷素回收率、表观利用率和偏生产力;与85%RP处理相比,St85%RP处理显著提高了磷肥利用率,而Am85%RP处理则提高不显著.与CK相比,所有施磷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磷含量.与RP处理相比,85%R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和微生物量磷显著下降,但St85%RP与Am85%RP处理的土壤有效磷无显著差异,St85%RP处理的土壤微生物量磷和水溶态磷含量甚至有显著提高.RP处理的土壤磷表观平衡略有盈余且最接近于平衡,而所有减施15%磷肥处理均表现为亏缺.与RP处理相比,减磷结合调控措施显著提高了小麦根系的菌根侵染率.[结论]当前陕西关中冬小麦–夏玉米作物体系中,在推荐施磷量下减少15%的磷肥投入会造成土壤磷表观亏缺和减产的风险.采用以秸秆包裹磷肥或者用硫酸铵替代尿素的方法,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微生物量磷含量,提高小麦根系菌根侵染率,进而提高小麦对磷的吸收利用,在提高磷肥利用率的同时避免减磷带来的减产风险,甚至提高作物产量和磷肥效率,是两种高效的磷肥减施增效调控技术.
Techniques to reduce P application rate and improve its efficiency in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system on Eum-Orthic Anthrosols in Guanzhong area

李海强、祁帅、李改民、于艳梅、柴泽宇、高明霞、杨学云、冯浩、孙本华

展开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 农业农村部西北旱地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陕西杨凌 71210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杨凌 712100

展开 >

小麦–玉米轮作 磷肥减施 优化调控 磷效率 菌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2021YFD19007002017YFD0200205B12007

2023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STPCDCSCD北大核心
影响因子:2.331
ISSN:1008-505X
年,卷(期):2023.29(2)
  •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