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采用15N示踪法,研究滴灌肥料氮与土壤氮素的转化和去向以及在土壤中的残留分布,为新疆滴灌春小麦氮肥优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于2019年在石河子大学农学院试验站进行,供试春小麦材料为强筋型'新春38'(XC38)和中筋型'新春49'(XC49).试验设7个施氮(N)水平:300、285、270、255、240、225和0 kg/hm2,分别记作N300、N285、N270、N255、N240、N225和N0处理.每个试验小区内,安装未封底的PVC管(直径11 cm,高65 cm),管内施用与该处理等量的15N标记尿素.于小麦成熟期,测定PVC管内植株样品与土壤样品中的15N丰度,同时在小区内测定产量,计算氮素利用效率.[结果]两品种春小麦吸收的氮素来自肥料的比例为30.49%~36.06%,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在60%以上.随着氮肥施用量的降低,对土壤氮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加.15N标记氮肥在土壤中的总残留率为24.05%~31.60%,主要集中在0—40 cm土层,土壤15N残留量与15N总回收率随施氮量的降低而逐渐降低,15N吸收利用率随施氮量的降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XC38强筋小麦各器官对肥料氮的吸收量为43.1~61.3 kg/hm2,占总吸氮量的30.94%~36.06%,高于中筋小麦XC49的42.3~54.5 kg/hm2和30.81%~34.39%.XC38小麦在N270处理下产量最高,为7384.0 kg/hm2;XC49小麦在N255处理下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最高,为7236.1 kg/hm2.[结论]在滴灌施肥条件下,作物当季肥料氮吸收量占比平均为19.79%,0—60 cm土层中的平均残留率为27.86%,平均总回收率为47.64%.提高施氮量可提高小麦对肥料氮的吸收及其比例,且增加土壤中氮素的残留率,有效补充土壤氮库.虽然强筋型小麦XC38对肥料氮素的吸收强于中筋型小麦XC49,但对肥料氮的基本去向没有显著影响.综合考虑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益,春小麦XC38和XC49适宜的施氮量分别为N 270 kg/hm2和225 kg/hm2.